[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纤混光器的可变色温及色彩的灯具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002991.2 申请日: 2020-01-02
公开(公告)号: CN111043562A 公开(公告)日: 2020-04-21
发明(设计)人: 周天丰;刘朋;王姗姗;官祖伟;贺裕鹏;颜培;梁志强;刘志兵;焦黎;解丽静;赵文祥;王西彬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主分类号: F21S41/148 分类号: F21S41/148;F21S41/24;F21S41/30;F21S41/25;F21V8/00;H05B45/00;F21Y115/10
代理公司: 重庆智慧之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4 代理人: 余洪
地址: 401120 重*** 国省代码: 重庆;50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光纤 混光器 可变 色温 色彩 灯具
【说明书】:

发明属于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混光器的可变色温及色彩的灯具,包括阵列式LED光源、光纤混光器、反射器和聚焦器,阵列式LED光源包括若干不同色温的LED灯,所述LED灯分为高色温LED灯和低色温LED灯,高色温LED灯和低色温LED灯呈矩阵式交替分布;所述光纤混光器位于阵列式LED光源正上方,能够给将阵列式LED光源中的高色温LED灯和低色温LED灯的光源集中混合于光纤混光器出光口;所述反射器对光纤混光器混合后的光线进行反射,所述聚焦器对反射后的光线进行聚焦,使光线照射至待照明区域。上述结构的灯具,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混光结构带来的照明效果不好甚至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纤混光器的可变色温及色彩的灯具。

背景技术

在车辆驾驶过程中,针对不同天气、不同道路环境、不同时间点,由于外界环境的不同,需要不同的色温匹配方式。例如,在雨雾天气,车灯色温需降低,以便提升车灯的灯光穿透效果,保证行车安全。在不同的行车环境中,需要同外界照明物体相匹配,从而提升照明效果,保证行车安全。在城市中,采用暖色温灯光,保证照明显色效果,保证驾驶安全;在高速公路等环境中,采用冷色温照明,从而提升照明亮度,增强照明距离。传统的LED车灯由于其光源往往为单色光源,因此其往往仅仅具有固定色温,无法实现色温的改变。而现在应用日益广泛的氙气大灯、激光大灯等车灯同样无法实现不同色温车灯的结构设计。

现有的可变色温车灯解决方案,往往简单地采用不同色温组成的LED灯头作为光源,其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相应的混光结构设计,从而导致车灯照射区域存在明显的不同色温照明区域分布,在部分区域为高色温区域,部分区域为低色温区域,极大地影响了照明效果。同时,由于存在不同色温照明区域,甚至会严重干扰驾驶人对环境的判断,极大地影响了行车安全,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光纤混光器的可变色温及色彩的灯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混光结构带来的照明效果不好甚至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光纤混光器的可变色温及色彩的灯具,包括阵列式LED光源、光纤混光器、反射器和聚焦器,阵列式LED光源包括若干不同色温的LED灯,所述LED灯分为高色温LED灯和低色温LED灯,高色温LED灯和低色温LED灯呈矩阵式交替分布;所述光纤混光器位于阵列式LED光源正上方,能够给将阵列式LED光源中的高色温LED灯和低色温LED灯的光源集中混合于光纤混光器出光口;所述反射器对光纤混光器混合后的光线进行反射,所述聚焦器对反射后的光线进行聚焦,使光线照射至待照明区域。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通过光纤混光器将不同色温的LED灯的光源集中于光纤混光器出光口。经过光纤混光器集光后的光线通过反射器反射,传播至聚焦器中。聚焦器对光线具有聚焦效果,使光线最终照射至待照明区域。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利用光纤混光器,使不同色温的LED灯实现均匀混光,从而保证照明区域形成色温均匀和色彩可调的明亮区域。并且高色温LED灯和低色温LED灯呈矩阵式交替分布,使得不同色温的LED灯的光源混合效果更好,混合得更加均匀。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不同色温照明区域,严重干扰驾驶人对环境的判断,极大地影响了行车安全,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光纤混光器至少包括两根光纤,每根光纤对应一个LED灯,所有光纤的一端发生耦合,光纤混光器的整体结构呈爪状结构,耦合后的光纤作为光纤混光器出光口。呈爪状的光纤混光器能够实现对位于不同坐标光源所发光线的汇集。

进一步,所述反射器为反光杯。

进一步,所述聚焦器为透镜。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控制阵列式LED光源启闭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每个LED灯的单独启闭。

附图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未经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29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