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用蓄能自发光环氧树脂混合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03108.1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81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蒋玮;周博;袁东东;肖晶晶;沙爱民;卢灏;王沛;章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6/14 | 分类号: | C04B26/14;E01C7/35;C04B111/8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晓晓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能 自发 环氧树脂 混合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用蓄能自发光环氧树脂混合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如下组分:粗集料、细集料、环氧树脂、增韧剂、固化剂和荧光粉;粗集料的公称粒径大于2.36mm,细集料的公称粒径为0.15mm~2.36mm,荧光粉的公称粒径小于0.15mm;环氧树脂占粗集料和细集料总质量的6.0%~10.0%,增韧剂占粗集料和细集料总质量的0.4%~1.0%,固化剂占粗集料和细集料总质量的1.0%~2.5%,荧光粉占粗集料和细集料总质量的5.0%~10.0%。本发明通过运用无色透明的环氧树脂巧妙地发挥了荧光粉的优点,使环氧树脂混合料透光性好,发光效果理想,环氧树脂配比可以满足路用性能的要求并对荧光粉其保护作用;采用公称粒径小于0.15mm的荧光粉替代了小于0.15mm的细集料,既不影响路面结构的力学性能,而且具有蓄能发光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路面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路用蓄能自发光环氧树脂混合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截止2018年底,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403.97万公里,农村公路线长面广,安装路侧照明设施成本高、耗时长,且消耗大量的电力资源,并造成强光污染,因此,我国农村公路夜间缺少照明设施,普通的标志标线必须有灯光照射才能反光,导致行人或非机动车辆无法及时清晰地看到标志标线而发生危险,同时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因此,开发蓄能自发光路面意义重大。
蓄能自发光路面可以定义为在路面材料中掺入长余辉粉、荧光石等荧光材料,白天可以吸收紫外线等进行蓄能,在夜晚光线消失后放出荧光的路面。现阶段,蓄能自发光路面的实现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在沥青或水泥路面表面涂刷荧光涂层;(二)、制备荧光石掺入路面混合料中。但是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与不足。在路面表面涂刷荧光涂层,严重破坏了路面的构造深度,降低了路面的抗滑性能,尤其是雨雪天气,对行车安全非常不利;此外,路面表面的涂层直接与轮胎接触,非常容易磨损,从而引起涂层剥落,导致发光效果不理想,这使后期养护维修成本较高;而且涂层直接经受太阳、冰雪、雨水等气候因素影响,容易发生老化,使得发光性能逐渐降低。在路面混合料中掺入荧光石会降低路面强度与承载能力;另外,荧光石的发光强度较弱,发光效果不理想。
因此,鉴于现有蓄能自发光路面材料与设计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有必要开发研究更加完善的蓄能自发光路面材料与设计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路用蓄能自发光环氧树脂混合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发光效果好,荧光时间长,路用性能优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路用蓄能自发光环氧树脂混合料,包括如下组分:粗集料、细集料、环氧树脂、增韧剂、固化剂和荧光粉;
所述粗集料的公称粒径大于2.36mm,所述细集料的公称粒径为0.15mm~2.36mm,所述荧光粉的公称粒径小于0.15mm;
所述环氧树脂占所述粗集料和所述细集料总质量的6.0%~10.0%,所述增韧剂占所述粗集料和所述细集料总质量的0.4%~1.0%,所述固化剂占所述粗集料和所述细集料总质量的1.0%~2.5%,所述荧光粉占所述粗集料和所述细集料总质量的5.0%~10.0%。
进一步地,所述粗集料采用玄武岩或辉绿岩。
进一步地,所述细集料采用石灰岩、辉绿岩或片麻岩。
进一步地,所述环氧树脂采用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E51型环氧树脂或E44型环氧树脂。
进一步地,所述增韧剂采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增韧剂。
进一步地,所述固化剂采用593固化剂或聚醚胺类D-230固化剂。
进一步地,所述荧光粉采用长余辉材料,余辉可见时间大于8h。
一种路用蓄能自发光环氧树脂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31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