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换热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03517.1 | 申请日: | 2020-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4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3/08;B60L58/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组件,包括换热器芯体,换热器芯体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第一类板、多个第二类板,第一类板和第二类板层叠形成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第一类板包括第一孔口、第二孔口、第三孔口;第二类板具有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沿着换热器芯体的长度或者宽度方向,第三孔口位于第一孔口与第二孔口之间;第一流道具有第一部分流体路径、第二部分流体路径、第三部分流体路径、板间路径,第一部分流体路径形成于第一孔口处,第二部分流体路径形成于第二孔口处,第三孔口对齐形成第三部分流体路径,板间路径连通第一部分流体路径和第二部分流体路径、第三部分流体路径。该换热组件结构小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组件。
背景技术
新能源车用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换热系统,电池换热系统可以包括换热器芯体和电子膨胀阀,电池换热系统可以包括制冷剂和冷却液,冷却液在换热器芯体中换热后可以用于冷却电池,换热器芯体可以为板式换热器芯体结构,制冷剂经过电子膨胀阀后,再进入换热器芯体内部,在换热器芯体内部与冷却液进行换热。为提高工作介质的流量控制精度,电子膨胀阀需要通过系统管路设置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采集信息,由系统控制器根据相应的控制程序进行过热度计算反馈给电子膨胀阀,电子膨胀阀据此调节流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小巧的换热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换热组件,包括换热器芯体,所述换热器芯体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不相通;所述换热器芯体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第一类板、多个第二类板,所述第一类板和第二类板层叠形成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
所述第一类板包括第一孔口、第二孔口、第三孔口;所述第二类板包括第一孔口、第二孔口,所述第二类板不具有所述第三孔口,沿着所述换热器芯体的长度或者宽度方向,所述第三孔口位于所述第一孔口与所述第二孔口之间;
所述第一流道具有第一部分流体路径、第二部分流体路径、第三部分流体路径、板间路径,所述第一部分流体路径形成于所述第一类板、第二类板的第一孔口处,所述第二部分流体路径形成于所述第一类板、第二类板的第二孔口处,所述第三部分流体路径形成于所述第一类板的第三孔口处,所述板间路径连通所述第一部分流体路径和所述第二部分流体路径、第三部分流体路径。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换热组件包括第一类板和第二类板,第一类板和第二类板层叠形成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所述第一类板包括第一孔口、第二孔口、第三孔口;所述第二类板包括第一孔口、第二孔口,所述第二类板不具有所述第三孔口,沿着所述换热器芯体的长度或者宽度方向,所述第三孔口位于所述第一孔口与所述第二孔口之间;
所述第一部分流体路径形成于所述第一类板、第二类板的第一孔口处,所述第二部分流体路径形成于所述第一类板、第二类板的第二孔口处,所述第三部分流体路径形成于所述第一类板的第三孔口处,如此本技术方案的换热组件具有三个流体路径,可用于传感器和膨胀阀的安装,结构小巧。
附图说明
图1为换热组件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换热组件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换热组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换热组件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换热组件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换热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为阀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换热组件的顶板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换热组件的第一类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35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理学沙盘游戏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棒重熔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