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浮陀螺仪浮筒内腔的精加工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03657.9 | 申请日: | 2020-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2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郭海营;侯熙硕;陈明;高建;刘勇;陈鹏;张恺;刘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Q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13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陀螺仪 浮筒 精加工 工艺 方法 | ||
1.一种液浮陀螺仪浮筒内腔的精加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⑴浮筒的工艺柄加工
对浮筒工件的外壁进行粗车加工,在浮筒末端留下一个凸台作为工艺柄;
⑵浮筒内孔的精加工
以浮筒制有工艺柄侧的端面为定位基准,将浮筒同轴面对面装入专用工装,使用压紧环将浮筒以工艺柄同轴固定在工装上,然后对浮筒内腔进行精加工,直至加工完成,加工完成后松开压紧环,将浮筒卸下,准备进行下一道工序;
⑶浮筒的外壁精加工及去掉工艺柄
在完成浮筒内腔的精加工后,框架零件要与浮筒内孔进行过盈配合,形成组合体后,利用双顶尖装夹组合体对浮筒外壁进行精加工,并同时将预留的工艺柄直接加工掉,即在对浮筒外壁进行精加工的同时,切去预留的工艺柄;
所述步骤⑵专用工装为阶梯型圆柱结构,由固定柱、台柱同轴制成,在台柱的外缘柱面制有外螺纹,在台柱的外侧端面制出工装定位面,台柱的外圆直径大于或者等于浮筒工艺柄的外圆直径;
所述步骤⑵浮筒工件与专用工装、压紧环的组装方式是:将专用工装的外缘柱面同轴对应浮筒工件的工艺柄外端面,然后将压紧环自浮筒工件同轴套入,再采用压紧环的内螺纹啮合台柱外缘柱面所制的外螺纹进行紧固,由此将三者同轴固定;
所述步骤⑶框架零件由前圆板、支撑板、后圆板及在前圆板外端面同轴固装的顶头构成,前圆板的外圆直径与浮筒精加工后的内孔直径形成过盈配合的尺寸,前圆板与后圆板之间的长度与浮筒工件的长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浮陀螺仪浮筒内腔的精加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⑵压紧环为一圆环结构,在圆环的内孔制有内螺纹,该内螺纹与台柱外缘柱面所制的外螺纹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365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