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温型节能建筑幕墙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05512.2 | 申请日: | 2020-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1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唐芳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北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90 | 分类号: | E04B2/90;E04B2/96;E04B1/76;A01G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李成龙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 节能 建筑 幕墙 | ||
本发明涉及建筑幕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温型节能建筑幕墙,包括设置在建筑墙体上的幕墙板,所述幕墙板包括底板、限位板、保温板和外侧板,限位板设置在底板的四周,保温板与底板相连,且保温板侧壁抵触限位板,保温板背离底板的一侧设有反射板,反射板靠近保温板的一侧设有银层或者铜层,外侧板与反射板相连,且外侧板侧壁抵触限位板。这种保温型节能建筑幕墙不容易导致建筑物内热量的流失,有利于节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幕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温型节能建筑幕墙。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物越来越向高层、高档、多功能方向发展。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社会对环保和节能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对建筑的环保和节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筑业中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以资源有效利用,健康环境和生产效率为基本原则。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帷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
公告号为CN20899627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抗风等级能力强的建筑幕墙,包括铝板和固定缓冲器,所述铝板一侧的正中间均焊接设置有固定缓冲器,所述固定缓冲器的另一侧均嵌入焊接有加固条;所述固定缓冲器包括固定筒、固定栓、垫环、活塞筒、卡块、弹簧和膨胀螺丝,所述固定筒嵌入焊接在铝板的一侧,所述固定筒的内壁活动套接有固定栓,所述铝板一侧的正中间均焊接设置有垫环,所述固定筒的一端无缝套接有活塞筒,所述固定筒一侧的内壁活动放置有两个卡块,所述固定筒的一端紧密贴合有弹簧,且弹簧的一端焊接设置在活塞筒的内壁,所述活塞筒的一侧焊接设置有膨胀螺丝。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幕墙结构缺少保温措施,在冬季,容易导致建筑物内热量的流失,不利于节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型节能建筑幕墙,在冬季,其不容易导致建筑物内热量的流失,有利于节能。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保温型节能建筑幕墙,包括设置在建筑墙体上的幕墙板,所述幕墙板包括底板、限位板、保温板和外侧板,限位板设置在底板的四周,保温板与底板相连,且保温板侧壁抵触限位板,保温板背离底板的一侧设有反射板,反射板靠近保温板的一侧设有银层或者铜层,外侧板与反射板相连,且外侧板侧壁抵触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板的设置能够对起到保温作用,且反射板上的银层或者铜层能够产生镜面反射,将热辐射反射走,从而减小建筑物内热量的流失,有利于节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保温板与底板之间通过折流组件相连,折流组件包括第一L形折流板、第二L形折流板和稳定板,第一L形折流板的水平部分与保温板相连,第二L形折流板的水平部分与底板相连,第一L形折流板的竖直部分与第二L形折流板的竖直部分之间相互平行并留有间隔,稳定板的一端连接第一L形折流板的竖直部分,另一端连接第二L形折流板的竖直部分,稳定板上设有流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当建筑物内的热量要通过幕墙板散发出去时,建筑物内的热量在经过底板后要经过第一L形折流板、第二L形折流板和稳定板,第一L形折流板、第二L形折流板和稳定板的设置能够延长热流的流动路径,从而延缓热量的流失,以便提高保温效果;另一方面,当建筑物外部有噪音时,噪音若想传入到建筑物内,需要经过幕墙板,在经过幕墙板时,会有一部分噪音经过稳定板上的流通孔,从而将噪音减弱。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L形折流板和第二L形折流板上均设有保温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棉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本幕墙板的保温效果,能够进一步减小建筑物内热量的流失,更加有利于节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北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北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55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