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废弃烟蒂制备碳纤维的方法及制得的碳纤维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06348.7 | 申请日: | 2020-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8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力群;郭春生;叶亚军;张峻松;陈晨;纪旭东;田数;王旭东;乔月梅;李瑞丽;梁淼;张文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昆明卷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9/16 | 分类号: | D01F9/16;B01J20/20;B01J20/28;B01J2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6 | 代理人: | 王宽 |
地址: | 01002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废弃 烟蒂 制备 碳纤维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利用废弃烟蒂制备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废弃烟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纺丝液;
(2)将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干燥后获得纺丝纤维;
(3)将纺丝纤维热稳定后,进行热解碳化,即得碳纤维;
所述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氯仿、丙酮、N,N-二甲基甲酰胺和二氯甲烷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静电纺丝的纺丝液喷涂速度为0.01~0.05mm/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废弃烟蒂制备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烟蒂与有机溶剂的比例为1g:5~50m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废弃烟蒂制备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烟蒂与有机溶剂的比例为1g:10~20m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废弃烟蒂制备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烟蒂与有机溶剂的比例为1g:15mL。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利用废弃烟蒂制备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静电纺丝的电压为6~20kV,所述静电纺丝的环境温度为20~70℃,所述静电纺丝的环境湿度为20~70%,所述静电纺丝的针头直径为0.5~2mm,所述静电纺丝的喷丝距离为10~30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废弃烟蒂制备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静电纺丝的电压为10~18kV;所述静电纺丝的环境温度为25~60℃;所述静电纺丝的环境湿度为40~60%;所述静电纺丝的针头直径为0.6~1.5mm;所述静电纺丝的喷丝距离为20~25cm;所述静电纺丝的纺丝液喷涂速度为0.02~0.03mm/s。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利用废弃烟蒂制备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热稳定的具体操作为:将纺丝纤维惰性气氛中加热至200~300℃,保温1~3h,升温速率为1~5℃/min。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废弃烟蒂制备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热稳定的具体操作为:将纺丝纤维加热至250~280℃,保温1.5~2h,升温速率为2~3℃/min。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利用废弃烟蒂制备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热解碳化的具体操作为:将热稳定后的纺丝纤维在保护气下加热至700~900℃,保温1~3h,升温速率为5~1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利用废弃烟蒂制备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热解碳化的具体操作为:将热稳定后的纺丝纤维加热至800~850℃,保温1.5~2h,升温速率为6~8℃/min。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利用废弃烟蒂制备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选自氩气、氮气和氦气中的至少一种,保护气的流速为90~150mL/min。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利用废弃烟蒂制备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为氮气,保护气的流速为100~120mL/min。
13.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利用废弃烟蒂制备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废弃烟蒂进行预处理的步骤;
所述预处理的具体操作为:撕去废弃烟蒂的外包纸,将丝束剪成小于1cm长的小段。
14.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得的碳纤维。
15.权利要求14所述的碳纤维在制备吸附材料和/或电化学材料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昆明卷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内蒙古昆明卷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634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客流量在线监测分析平台
- 下一篇:抽卸铁丝装置自动定位系统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