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气飘尘中苯并芘的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06421.0 | 申请日: | 2020-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0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常红梅;任典;李秋月;肖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中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1/40 |
代理公司: | 成都知集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6 | 代理人: | 杨柳 |
地址: | 618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气 飘尘 苯并芘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气飘尘中苯并芘的测定方法,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采用大气采样器将大气飘尘中的苯并芘吸附在滤膜上;步骤二、将滤膜在正已烷中振荡萃取,获取萃取液;步骤三、将萃取液置于烧瓶中,并在40℃的水浴锅中加热16小时,进行浓缩提取;步骤四、浓缩成定容50ml的样品溶液;步骤五、用乙酰化滤纸分离;步骤六、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定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无需通过索氏提取器进行反应,目标物质不易丢失,也无需人员时刻监管,避免虹吸反应失效,大大简化了检测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气中苯并芘的测定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大气飘尘中苯并芘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B[a]P为目前已知具有致癌作用的20多种多环芳烃之一,在环境中占所有多环芳烃1%-20%,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公认的强致癌物。B[a]P可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被人体吸收,在体内代谢活化的产物能引起肝、皮肤、肺等部位的肿瘤,对生殖系统、免疫系统都具有一定毒性。
目前采用的提取方式-重力法,采用索氏提取器对滤膜上颗粒物中的苯可容物进行提取,具体是在80°度的温度下,利用蒸汽加热,通过虹吸反应进行提取。由于虹吸反应,目标物质流失大,再者由于提取过程长达16小时,需要人工一直盯着,工作强度大,合理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了上述问题的大气飘尘中苯并芘的测定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气飘尘中苯并芘的测定方法,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采用大气采样器将大气飘尘中的苯并芘吸附在滤膜上;
步骤二、将滤膜在正已烷中振荡萃取,获取萃取液;
步骤三、将萃取液置于烧瓶中,并在40℃的水浴锅中加热16小时,进行浓缩提取;
步骤四、浓缩成定容50ml的样品溶液;
步骤五、用乙酰化滤纸分离;
步骤六、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定量。
作为优选,步骤一中,滤膜采用超细玻璃纤维滤膜,对0.3μ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9%。
作为优选,步骤六中,分离出的苯并芘斑点,在波长365nm的紫外光灯下观察,与标准斑点进行目测比色概略定量。因本并芘在紫外光灯下照射呈蓝紫色荧光斑点
作为优选,步骤五中,乙酰化滤纸制备方法,将中速层析用滤纸裁成30cmⅹ40cm的条状,逐条放入盛有乙酰化混合液(180ml苯、130ml乙酰酐、0.1ml硫酸)的500ml烧杯中,使滤纸充分的接触溶液,保持溶液温度在21℃以上时时搅拌,反应六小时,再放置过夜,取出滤纸条,在通风橱内吹干,再放回无水硫酸纳中浸泡四小时,取出放在垫有滤纸的白瓷盘上,在室温内风干压平备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无需通过索氏提取器进行反应,目标物质不易丢失,也无需人员时刻监管,避免虹吸反应失效,大大简化了检测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大气飘尘中苯并芘的测定方法,
一种大气飘尘中苯并芘的测定方法,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采用大气采样器将大气飘尘中的苯并芘吸附在滤膜上,滤膜采用超细玻璃纤维滤膜,对0.3μ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9%;
步骤二、将滤膜在正已烷中振荡萃取,获取萃取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中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中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64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