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密肋梁空腔叠合楼板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07462.1 | 申请日: | 2020-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1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名湖;陶延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名湖;陶延东 |
主分类号: | E04B5/02 | 分类号: | E04B5/02;E04B5/04;E04B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13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密肋梁 空腔 叠合 楼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密肋梁空腔叠合楼板,包括柱、主梁、现浇肋梁、数块拼接在一起的装配式无上翼密肋梁空腔叠合构件及现浇面层混凝土组成;其特征在于每块装配式无上翼密肋梁空腔叠合构件连接处有主梁或现浇肋梁和面层钢筋混凝土一次浇注形成一个整体装配密肋梁空腔叠合楼板;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传统叠合楼板,楼板太厚,混凝土钢筋用量大,跨度小,抗荷载差,预制叠合板连接处易发生裂缝和传统现浇空心楼盖的芯模安装不稳定、易发生上浮、偏移、破损、增加芯模材料费,芯模人工安装费;且有着传统叠合楼板和现浇空心楼盖的优点,无需模板,结构性稳定;且装配式无上翼密肋梁空腔叠合构件有纵向肋梁和横向肋梁,其有荷载作用,减少了大部分桁架搭设;达到了跨度大,抗震性好,减少了钢筋、混凝土用量,减少人工,节少了大量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密肋梁空腔叠合楼板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矿资源开采控制,环境保护要求,人工成本不断上升,国家对建筑行业要求更环保、节能,也推出各种节能、环保的建筑新技术,如装配式建筑和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等。
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是工厂标准化生产,保证质量,其中装配式叠合楼板更是减少搭架和模板安装施工工序,减少了人力要求,减少人工和模板材料等成本,加快了施工速度,减少了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节省施工成本;但传统的装配式叠合楼板,跨度小,装配叠合构件和现浇混凝土叠合而成的楼板太厚,加重了楼板自重,造成了原材料浪废,且装配式叠合构件之间连接结构不稳定,容易产生裂缝,导致工程质量下降等问题。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是一种工厂生产好芯模后运到施工现场,安装在楼板的上下层钢筋之间,然后一次浇注完成整个楼板混凝土,芯模在楼板内形成了多个空腔,减少了楼板自身重量,减少了荷载,达到了大跨度,减少了钢筋混凝土用量,增强荷载力;但芯模只在混凝土中起到使楼板形成空腔作用,属于一种耗材,增加了工程材料成本和现场安装人工成本,增加了施工工期,且现场安装芯模经常出现抗浮不稳定,安装不平直,浇注混凝土时芯模上浮、偏移、破损、达不到原设计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装配式叠合楼板跨度小、楼板厚、自重负荷大、混凝土钢筋用量多、装配式叠合构件之间连接结构不稳定,易产生裂缝,使整个楼板结构不稳定等问题,以及解决现浇空心楼盖缺点:增加芯模用量和安装人工成本、施工工期,安装抗浮不稳定、不平直,浇注混凝土时,芯模上浮,偏移,破损,达不到原设计要求。
为了实现解决以上装配式叠合楼板和现浇空心楼盖的缺点和保留两种施工方法优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密肋梁空腔叠合楼板,其分为工业化生产的无上翼密肋梁空腔叠合构件和现浇的柱、主梁、肋梁、面层的钢筋,一次浇注混凝土形成的装配式密肋梁空腔叠合楼板;装配式密肋梁空腔叠合楼板和传统装配式叠合楼板一样,减少搭架和模板安装施工工序,减少人工和模板材料等成本,加快了施工速度,减少了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节省施工成本,且装配式密肋梁空腔叠合构件有纵向、横向肋梁,其自身有负荷载作用,与传统装配式叠合构件相比,减少大部分支撑和桁架;且与现浇空心楼盖一样,节省钢筋混凝土用量,达到跨度大、结构性稳定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名湖;陶延东,未经陈名湖;陶延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74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