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钻井随钻解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07532.3 | 申请日: | 2020-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59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耀;周士超;肖仕红;张靖柯;柯亚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31/03 | 分类号: | E21B3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钻井 随钻解卡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智能钻井随钻解卡装置,该装置通过智能控制高压钻井液,从环空喷射冲洗钻头泥包,从而实现随钻解卡。其技术方案:上、下接头连接处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由驱动组件电磁阀、柱塞、弹簧、中心管和挡块组成;下接头上设置有喷液组件、锁紧组件和主体截流组件;喷液组件由弹簧座、喷液阀弹簧、喷液阀阀芯、喷液阀阀座、喷液阀阀盖和流道组成;锁紧组件由锁紧块和锁紧阀阀座组成;主体截流组件由阀板、伸缩销轴、扭簧和扭簧封盖组成。本发明在井下具有随钻解卡功能,可进行智能控制,减少钻井非工作时间,减少钻井成本,提高钻井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钻井随钻解卡装置,该装置通过智能控制高压钻井液,从环空喷射冲洗钻头泥包,从而实现随钻解卡,属于石油天然气钻井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泥页岩地层的钻井过程中,由于泥页岩黏土矿物含量较高(30%~50%),当使用水基钻井液时容易与水发生反应进而膨胀,膨胀的黏土具有黏性,易于黏附于切削齿和钻头体上造成钻头泥包。钻头泥包会造成在钻井过程中水眼堵死、排屑槽及刀翼被井底、井壁和未及时上返的岩屑等包裹住,造成泵压升高,钻速降低的现象,泥包的产生严重影响了钻头的正常使用。
为了解决钻头泥包以至钻井事故的发生,传统的解决方法为:(1)发现钻头有泥包迹象,应当立即停钻,并将低固相钻井液在第一时间打入井内清洗钻头;(2)及时调整泥浆性能,配置润滑剂和表面活性剂,对井底进行清洗,确保钻头表面清洁,从而解除泥包;(3)停止钻进,提高排量加强水力冲洗效果,上提钻头脱离井底,提高转速增大离心力,使泥块易于甩出,并上下大幅度活动几次,然后将钻头下压至井底,不开转盘循环5~10min,将上述过程反复操作;如果在2个循环周内无效,则应当考虑起钻。传统的解决方法虽然可以解决钻头泥包,但不能随钻解卡,且不能智能控制,其解卡效率低,非工作时间长,解卡风险大,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本专利提出了智能钻井随钻解卡装置,可实现随钻智能解卡,是一种高效、安全、智能化的解卡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高效、经济、安全地解决现有石油钻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泥包卡钻事故问题,提供了智能钻井随钻解卡装置,该装置在井下具有随钻解卡功能,可进行智能控制,减少钻井非工作时间,减少钻井成本,提高钻井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智能钻井随钻解卡装置,主要是由上接头1、下接头13、驱动组件、喷液组件8、锁紧组件和主体截流组件组成,上接头1尾部通过螺纹与下接头13端部连接;其特征在于:上接头1上安装有驱动组件电磁阀2和柱塞4,通过驱动组件电磁阀2的开闭来控制高压液体进出液压腔3,通过柱塞4的往返运动来实现阀板12的启闭;下接头13上安装有弹簧6;驱动组件由驱动组件电磁阀2、柱塞4、弹簧6、中心管7和挡块5组成;柱塞4与挡块5接触,弹簧6、挡块5和中心管7接触;喷液组件8由弹簧座8-1、喷液阀弹簧8-2、喷液阀阀芯8-3、喷液阀阀座8-6、喷液阀阀盖8-4和流道8-5组成,在正常钻井的过程中,喷液阀弹簧8-2处于预压缩状态,流道8-5处于关闭状态;锁紧组件由锁紧块15和锁紧阀阀座14组成,在正常钻井的过程中,锁紧块15处于缩回状态;主体截流组件由阀板12、伸缩销轴11、扭簧10和扭簧封盖9组成,在正常钻井过程中,扭簧10处于压缩状态,阀板12处于开启状态。
驱动组件由驱动组件电磁阀2、柱塞4、弹簧6、中心管7和挡块5组成,在正常钻井的过程中,驱动组件电磁阀2处于关闭状态,液压腔3中存在高压液体,柱塞4远离驱动组件电磁阀2,弹簧6处于压缩状态,中心管7顶开阀板12,阀板12开启;在发生泥包卡钻时,驱动组件电磁阀2打开,液压腔3中的高压液体流入钻柱内部,柱塞4靠近驱动组件电磁阀2,中心管7不再顶开阀板12,阀板12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75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土建筑高强度木梁结构
- 下一篇:输血器用滴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