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叶面喷施补充外源硒生产富硒马铃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07672.0 | 申请日: | 2020-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3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院(济南市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综合应用示范基地) |
主分类号: | A01C21/00 | 分类号: | A01C21/00;C05G3/60;C05G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叶面 喷施 补充 外源硒 生产 马铃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叶面喷施补充外源硒生产富硒马铃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蚯蚓粪并在蚯蚓粪中加入水,放置并搅拌,过滤得到蚯蚓粪浸提液;(2)在步骤(1)制备的蚯蚓粪浸提液中加入红糖混合后进行有氧发酵,制备得到蚯蚓粪发酵液;(3)将步骤(2)制备得到的蚯蚓粪发酵液中加入亚硒酸钠和烷基糖苷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制备得到混合液Ⅰ;(4)在混合液Ⅰ中加入磷酸二氢钾,制备混合液Ⅱ和混合液Ⅲ;(5)苗期喷施一次混合液Ⅰ,快速生长期喷施一次混合液Ⅱ,块茎膨大期分别喷施一次混合液Ⅱ和一次混合液Ⅲ,成熟期喷施一次混合液Ⅲ。本发明即克服了长期在土壤中施硒而导致土壤环境污染问题,又为富硒马铃薯的生产开辟了新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铃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叶面喷施补充外源硒生产富硒马铃薯的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是世界上种植和食用国家最多的作物,也是在全球经济中继玉米、水稻、小麦之后的第四大作物,其分布广泛、适应性强、栽培周期短、可周年供应、产量高、营养丰富,宜粮、宜菜,宜做工业原料等。目前,马铃薯在我国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而且已经逐渐成为农民致富的主要经济作物。马铃薯在我国的食用范围非常广泛,是人们所喜爱的蔬菜之一,深受广大消费者所青睐。随着与其相关产业链的延伸和技术升级,马铃薯将会成为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支柱产业。
生命元素硒,在生物体中具有其它元素不可替代的多种生物学功能,缺硒会导致人体生长发育的各种病症,其中由于地域不同,土壤中硒的不均匀分布,尤其是土壤低硒或缺硒带的存在,引起人体硒缺乏症状更为普遍。近年来,硒对人体的营养作用日益被人们所了解与重视。通过植物对硒的吸收进行补硒是最经济、最安全的途径和方式,植物作为自然界中硒循环的重要载体,可以将非生物活性和毒性高的无机硒经过吸收、同化转化为毒性低、安全有效的有机硒,进而被人摄取以达到补硒的目的。食用富硒马铃薯,安全、方便、成本低、效果好,可以达到人为补硒的目的,从而安全有效的预防由于低硒或缺硒引起的各种病症。通过补充外援硒生产富硒马铃薯是改善和满足人类食物链中硒水平不足的相对廉价、操作性强的可行优选办法之一。
目前生产富硒马铃薯的方法一般是通过浸种、基肥和冲施肥进行补硒的方式进行富硒马铃薯生产,由于土壤对营养物质具有一定的固定作用,浸种、基肥和冲施肥的方式,被植物利用的硒元素利用率低,因此需要的硒肥料的投入大,而且长期向土壤中施入硒,还会导致土壤环境污染。叶面施肥是为植物补充营养成分的一种施肥方式,但是目前还没有关于如何单纯通过叶面施肥的方式生产富硒马铃薯的相关报道,也没有关于如何单纯通过叶面施肥提高马铃薯富硒效果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叶面喷施补充外源硒生产富硒马铃薯的方法,通过本发明富硒马铃薯的生产方法,克服了长期在土壤中施硒而导致的土壤环境污染以及肥料投入成本大的情况,保证了马铃薯的富硒效果,为富硒马铃薯的生产开辟了新途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过叶面喷施补充外源硒生产富硒马铃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蚯蚓粪并在蚯蚓粪中加入水,放置并搅拌,过滤得到蚯蚓粪浸提液;
(2)在步骤(1)制备的蚯蚓粪浸提液中加入红糖混合后进行有氧发酵,制备得到蚯蚓粪发酵液;
(3)将步骤(2)制备得到的蚯蚓粪发酵液中加入亚硒酸钠和烷基糖苷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制备得到混合液Ⅰ;
(4)在混合液Ⅰ中加入磷酸二氢钾,制备混合液Ⅱ和混合液Ⅲ,混合液Ⅱ中磷酸二氢钾与混合液Ⅰ的固液比为(0.6-1.2)g:1ml,混合液Ⅲ中磷酸二氢钾与混合液Ⅰ的固液比为(1-1.6)g:1ml。
(5)在马铃薯的苗期喷施一次混合液Ⅰ,在快速生长期喷施一次混合液Ⅱ,在块茎膨大期分别喷施一次混合液Ⅱ和一次混合液Ⅲ,在成熟期喷施一次混合液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院(济南市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综合应用示范基地),未经济南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院(济南市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综合应用示范基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76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手术室发鞋机
- 下一篇:一种鳄鱼抗氧化肽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