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于无线可定位传感网络的节点优化部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08040.6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34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史伟光;王山川;王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冠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20 | 分类号: | H04W16/20;H04W16/22;H04W84/18;H04B17/391;H04B17/327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刘兴顺 |
地址: | 524000 广东省湛江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于 无线 定位 传感 网络 节点 优化 部署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无线传感器网络领域,涉及一种适于无线可定位传感网络的节点优化部署方法。该方法以处理无线可定位传感网络节点优化部署为目的,步骤为:获取分立状态下传感节点天线增益估计模型;构建联立状态下的双偶极子天线辐射增益模型和场强估计模型;通过移动充电器、传感节点和普通节点之间的通信获得优化目标函数;采用基于信息正迁移机制的多任务进化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获得传感节点最优部署方式。本发明的特点是,有效提高了充电器的能量利用率,降低充电失活时间,同时实现整个系统高精度定位和大范围覆盖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传感器网络领域,涉及一种适于无线可定位传感网络的节点优化部署方法。
背景技术
得益于无线通信技术、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微型电子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Wireless Rechargeable Sensor Networks,WRSNs)应运而生并得到广泛应用。与传统的由电池供电的节点不同,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中的传感节点通过射频信号等能源来收集能量,充电过程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小,能够有效延长网络的正常工作寿命。在WRSNs中,传感节点的部署方式是影响充电时间、充电效率和普通节点定位精度的重要因素,基于WRSNs的节点优化部署已成为业界的研究热点。
在基于WRSNs的节点优化部署系统中,节点资源规划旨在提高充电器的能量传输率,降低能量损耗,节点资源规划问题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基于充电器的资源规划问题和基于传感节点的资源规划问题。当充电器对传感节点进行充电时,空间中传输的微波能量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当没有传感节点接收该能量时,会出现能量浪费的情况,因此充电器与传感节点的位置部署对节点资源规划问题的影响较大。然而现有无线充电研究通常将传感节点的位置固定,然后在网络中部署可移动的充电设备,利用路径寻优算法规划其最优行经路线,而没有考虑传感节点位置部署动态变化的情况对充电问题的影响。同时在现有针对能量传输模型的研究中,传感节点通常基于自适应分布式算法,通过调整自身的最优数据传输速率、链路流量和路由路径与周围普通节点进行通信,而没有基于天线辐射特征构建能量传输模型。
基于以上背景,本发明以实现更高能量传输率、更高定位精度和更大覆盖范围为目标,采用双偶极子天线辐射增益模型作为移动充电器、传感节点与普通节点之间的能量传输模型,通过优化传感节点的位置和姿态获得最小充电失活时间、最大定位精度和覆盖范围,提出一种适于无线可定位传感网络的节点优化部署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无线可定位传感网络的节点优化部署方法。本发明首先构建分离状态下的基于偶极子天线的增益估计模型,进而获得联立状态下的双偶极子天线辐射增益模型和场强估计模型,然后以移动充电器、传感节点与普通节点之间的场强估计模型为基础,获得充电失活时间、定位精度和覆盖范围目标函数,最后提出基于信息正迁移机制的多任务优化算法,并将其用到本系统中,获得最优传感节点部署方式。
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构建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系统,系统由移动充电器、传感节点、普通节点和服务站四部分组成,以提升系统的定位精度和充电效率、扩大覆盖范围为目标,并基于市场化的普及程度,选用偶极子天线作为移动充电器、传感节点和普通节点的天线,依据经典电磁场理论,获取分立状态下的偶极子天线增益估计模型。
步骤2:以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充电场景和定位需求为基础,将分立状态下的两个偶极子天线增益辐射模型纳入到同一笛卡尔坐标系,结合三维空间的坐标轴旋转公式,获取联立状态下的双偶极子天线位姿增益表达式和场强估计模型。
步骤3:在步骤2中的充电场景中,部署一个移动充电器和若干个传感节点,传感节点的初始位置已知,根据传感节点初始位置确定移动充电器的行经路径,通过周期性的运行移动充电器为处于其充电半径内的所有传感节点进行充电,将充电器行经一圈所用的时间定义为T,表示为其中τpath是路径运行时间,τi是停留时间,S表示停留位置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冠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冠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80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