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掺杂红光荧光发光纳米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08274.0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3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陆阳清;王凯;陈泽楷;张鑫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众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84 | 分类号: | C09K11/84;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31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红光 荧光 发光 纳米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一种共掺杂红光荧光发光纳米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纳米晶材料在254nm激发条件下,Eu3+离子的发光强度随着Pb2+离子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弱,在311nm激发条件下,Eu3+离子的发光强度随不随Pb2+离子浓度的增加而改变,两者的比值可以应用于比率型Pb2+离子检测,比率型荧光检测方法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具有更好的准确性,在254nm激发条件下,Eu3+离子的发光强度随着Pb2+离子浓度的增加而持续减弱,在311nm激发条件下,Eu3+离子的发光强度随不随Pb2+离子浓度的增加而改变,两者的比值可以应用于比率型Pb2+离子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发光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共掺杂红光荧光发光纳米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铅,是一种重金属,有毒,在所有已知毒性物质中,书上记载最多的是铅。古书上就有记录认为用铅管输送饮用水有危险性。公众接触铅有许多途径。公众主要关心石油产品中含铅问题。颜料含铅,特别是一些老牌号的颜料含铅较高,已经造成许多死亡事件,因此有的国家特别制定了环境标准规定颜料中铅的含量应控制在600PPM之内。
一般饮用水中铅含量的安全界限是100微克/升,而最高可接受水平是50微克/升。后来又进一步规定自来水中可接受的铅最大浓度为50微克/升(0.05毫克/升)。此外,为了研究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科学家着手检测人体血样的铅浓度,作为是否铅中毒的先期指标。数据表明:如果饮用水接近50微克/升,那么该病人血样的铅浓度约在30微克/升以上。吃奶的婴儿要求应该更为严格,平均血铅浓度要不超过10--15微克/升。
采用荧光探针检测Pb2+具有高灵敏度与高分辨率的特性,目前主要研究的探针包含碳量子点、MOF或者有机物体系,这些体系的光学性能不稳定,例如有机物的发光效率会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减弱。
量子点(QuantumDot,QD),又称为纳米晶或人造原子,是一种由II-VI族或III-V族元素组成的准零维(quasi-zero-dimensional)的纳米颗粒。通常,量子点在三个维度上的尺寸都在100纳米(nm)以下。由于量子限域效应(quantumconfinementeffect),量子点中的电子和空穴具有分立能级结构,受激后可以发射荧光。通过控制量子点的形状、结构和尺寸,可以方便地调节其能隙宽度、激子束缚能的大小以及激子的能量蓝移等电子状态。随着量子点尺寸的逐渐减小,量子点的光吸收谱出现蓝移现象。尺寸越小,则谱蓝移现象也越显著,即所谓的量子尺寸效应。由于量子点可吸收所有高于其带隙能量的光子,而发射的光波长(即颜色)具有尺寸依赖性,因此可用尺寸不同的同类量子点形成发光波长(即颜色)不同的一系列标记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共掺杂红光荧光发光纳米晶材料,该纳米晶材料在254nm激发条件下,Eu3+离子的发光强度随着Pb2+离子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弱,在311nm激发条件下,Eu3+离子的发光强度随不随Pb2+离子浓度的增加而改变,两者的比值可以应用于比率型Pb2+离子检测。值得一提的是,比率型荧光检测方法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比如激发光源功率的波动,探针浓度以及环境温度或湿度等,具有更好的准确性。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申请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共掺杂红光荧光发光纳米晶材料,该纳米晶材料具有以下的结构式:10Ca/6Eu:Bi2O2S。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共掺杂红光荧光发光纳米晶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将(1-x-y)毫摩尔乙酸铋,x毫摩尔乙酰丙酮铕,y毫摩尔醋酸钙,(4-6)毫升油酸,在室温下加入到50毫升三颈瓶中,升温至100~130℃,并保温1-2小时;其中,x为0.02-0.08,y为0.1-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众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众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82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线驱动装置、触摸显示装置和微型电子锁
- 下一篇:高炉填料层气隙的判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