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回油路补偿负载敏感功能的组合阀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08503.9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2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曾亿山;黄河;刘旺;刘常海;刘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0 | 代理人: | 赵春海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油路 补偿 负载 敏感 功能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回油路补偿负载敏感功能的组合阀,包括多联阀组、供给油路P、回油路T、负载敏感油路LS,多联阀组公用统一的供给油路P、回油路T以及负载敏感油路LS,每联阀组均具有相同的元器件和装置组成以及相同的结构连接关系,第一联阀组包括一联第一二位二通比例阀、一联第二二位二通比例阀、一联第一二位二通电液动比例阀、一联第二二位二通电液动比例阀、一联压力补偿阀和一联控制油路。本发明通过进出口独立控制技术对负载敏感系统回油路压力的调节,使系统具备负载敏感功能的节能特性,解决了负载敏感系统中流量饱和状态下多执行器工作不同步的问题,减少了回油路通过阀口的节流损失,增强了系统执行器运行的平稳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出口油路可以进行独立控制的组合阀,特别是涉及一种进出口油路可以进行独立控制的具有回油路补偿负载敏感功能的组合阀。
背景技术
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是当今工业4.0时代传动与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世界各国对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都给予了很大重视。液压系统的特点是功率密度高、结构紧凑、操控性好和环境适应性强,但不足是装机功率大、能量利用率低,常见的问题还有执行器在重力作用下过快下降,产生吸空,执行器工作速度受负载大小变化影响大,流量饱和状态下多执行器工作不同步等。
负载敏感系统是一种根据系统压力和流量需求,且仅提供所需求的流量和压力的液压回路,可以大大减少液压泵功率过高造成的能量浪费。负载敏感系统需要一个变量柱塞泵和一个压力补偿阀,当压力补偿阀位于回油路上时,被称为回油路补偿负载敏感系统,可以解决流量饱和状态下多执行器工作不同步,负载小的执行器先运动的问题,但传统的比例换向阀利用一个多边节流的主控制阀芯同时控制执行器的进出口油路,在比例换向阀进油阀口节流的同时,出油阀口也同时进行节流,这就造成了重复的节流损失,使得系统能耗变大、效率降低。
进出口独立调节是一种进、出口节流面积能够独立控制的新型阀组技术,该技术可改善在阀芯单向工作过程中进油节流边和回油节流边同时节流导致的能量损失问题,并且可以实现不同的中位机能,可根据特定的工况和执行器采用特定的控制策略实现不同的执行器工作效果与节能效果。但是该种技术存在流量饱和状态下多执行器工作不同步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回油路补偿负载敏感功能的组合阀,不但拥有负载敏感功能的节能特性,而且结构简单、互换性好,并且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经济效益,解决负载敏感系统中流量饱和状态下多执行器工作不同步的问题,减少比例换向阀进出油口同时节流造成的能量浪费,提高液压系统能量利用率;通过进出口独立控制技术对负载敏感系统回油路压力的调节,增强系统执行器运行的平稳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回油路补偿负载敏感功能的组合阀,包括多联阀组、供给油路P、回油路T、负载敏感油路LS,多联阀组公用统一的供给油路P、回油路T以及负载敏感油路LS,每一联阀组都具有与执行器相连的输出油口An、输出油口Bn,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阀组包括第一联阀组、第二联阀组、第三联阀组、……,第N联阀组,这里N是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每联阀组均具有相同的元器件和装置组成以及相同的结构连接关系;
所述第一联阀组包括一联第一二位二通比例阀、一联第二二位二通比例阀、一联第一二位二通电液动比例阀、一联第二二位二通电液动比例阀、一联压力补偿阀和一联控制油路;
所述一联第一二位二通比例阀的进油口与一联第二二位二通比例阀的进油口并联并与系统的供给油路P连通,一联第一二位二通比例阀的出油口与一联第一二位二通电液动比例阀的进油口并联在执行器的输出油口A1,一联第二二位二通比例阀的出油口与一联第二二位二通电液动比例阀的进油口并联在执行器的输出油口B1,一联第一二位二通电液动比例阀的出油口与一联第二二位二通电液动比例阀的出油口并联并与一联压力补偿阀的进油口连通,一联压力补偿阀的出油口与系统的回油路T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85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珠笔芯
- 下一篇:一种防止船舶主机排气消音器被海水腐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