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量透水材料斜坡透水能力与水石/砂分离特性的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08649.3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7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牛志攀;陈昆廷;叶雨健;孟楚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盛汇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8 | 代理人: | 周敏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 透水 材料 斜坡 能力 分离 特性 实验 装置 | ||
1.一种测量透水材料斜坡透水能力和水石/砂分离特性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水箱(1),与注水箱出水口相接的泄流槽(9),与注水箱的进水口相接的稳水箱(5),用于支撑稳水箱、注水箱和泄流槽的支架,以及第一量水箱(3)和第二量水箱(6);所述注水箱与稳水箱平行并列安装,注水箱的底板高程大于稳水箱的底板高程,稳水箱在注水箱底板高程以上与注水箱连通,实现稳水箱水位到达注水箱底板高程溢流进入注水箱;所述注水箱的出口处设置有用于测量进入泄流槽的入流流量的量水堰,所述泄流槽的底板上开设有用于嵌入透水材料试块的开口,开口处安装透水材料试块替代底板(4),或安装与底板相同材质的用于封闭开口的盖板,所述第一量水箱设置在底板开口下方,第二量水箱设置在泄流槽出口下方;泄流槽底板上的开口下方设置有集水槽(2),用于收集透过透水材料试块的水,所述集水槽的出水口位于底板开口下方的第一量水箱(3)正上方,将收集的水注入第一量水箱中;所述集水槽(2)的底板平行于泄流槽的底板,集水槽上部边缘固定连接在泄流槽底板上;所述泄流槽底板上的开口下游端设置有引流板(10),引流板上端固定在泄流槽底板上,下端伸入第一量水箱中,且正对集水槽的出口设置,承接集水槽流出的水并引流至量水箱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绕泄流槽底板上的开口设置有一圈向开口内部空间延伸的开口外沿,所述透水材料试块或盖板边缘设置有与底板上的开口外沿相相匹配的安装外沿,通过安装外沿重合在开口外沿上,将透水材料试块或盖板嵌入泄流槽底板开口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外沿与底板的下表面平齐,透水材料试块和盖板上的安装外沿与透水材料试块或盖板的上表面平齐,安装外沿与开口外沿的厚度之和等于底板的厚度,使得安装外沿重合在开口外沿上将透水材料试块和盖板嵌入底板口,底板表面保持平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材料试块由多块大小相同的透水材料试块按照相同方式安装在泄流槽底板上的开口处构成,根据试验需要将不同数量的透水材料试块安装在泄流槽底板上的开口中,未安装试块的开口部分用与泄流槽底板相同材质的填充块替代,实现透水材料试块面积的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箱与泄流槽相接处设置有第一闸门(7),在实验开始前关闭闸门以使注水箱蓄水;所述泄流槽内上游设置有第二闸门(8),用于在实验开始前关闭,以在第一闸门和第二闸门之间的泄流槽内制备水石/砂混合料。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箱与泄流槽通过铰链衔接,使得泄流槽的坡度可调。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由多根竖向的立杆和水平向的横杆通过可拆卸的方式根据各水箱的高度连接成的架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未经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864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透减反射黄翠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机构教学后台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