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交互方法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09122.2 | 申请日: | 2020-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6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硕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4 | 分类号: | G06F9/54;G06F1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刘静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石景山***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交互 方法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可包括:在当前网络为通畅状态时,向目标设备上的服务端发送交互请求;判断该目标设备上的服务端对于该交互请求是否正确响应;在该目标设备上的服务端对于该交互请求未正确响应时,根据该交互请求向该目标设备上的服务端发起轮询请求;在轮询失败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根据该交互请求的类型存储该交互请求或将该交互请求对应的服务关闭。以此有利于改善现有技术中难以得知数据请求响应失败原因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网络中实时数据的交互变得越来越频繁。然而在实际网络交互场景中,常常会出现一方发起了数据请求,但等不到数据返回的现象,这给实时性数据交互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现有技术的一种做法是:在请求超时或请求失败时提示相关错误码,让调用方得知当前请求响应详情,但这种做法仅能告知调用方最终的调用结果,实际上用户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去寻找故障原因,在此期间还会因大量请求失败的情况引起更多数据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和电子设备,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难以得知数据请求响应失败原因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当前网络为通畅状态时,向目标设备上的服务端发送交互请求;
判断所述目标设备上的服务端对于所述交互请求是否正确响应;
在所述目标设备上的服务端对于所述交互请求未正确响应时,根据所述交互请求向所述目标设备上的服务端发起轮询请求;
在轮询失败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根据所述交互请求的类型存储所述交互请求或将所述交互请求对应的服务关闭。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降低因带宽或其他网络问题带来的外部因素对请求的响应影响,还可以通过交互请求侦测服务端的运行情况是否正常,有利于后续故障排除,还可以在轮询失败次数过多时降低因服务端问题造成的应用端损失。以此不仅可以降低交互请求响应失败的概率,还可以在交互请求未能正确响应且轮询失败次数过多时,避免因服务端的问题造成应用端的请求数据丢失或引起更严重的服务雪崩效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轮询失败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根据所述交互请求的类型向预设的用户终端发送预警提示消息;
或,在当前网络未处于通畅状态时,向预设的用户终端发送预警提示消息。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分别向预设的用户终端发送对应的预警提示消息,有利于故障排查,有利于缩短应用端的等待时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向目标设备上的服务端发送交互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定时向所述目标设备的网络地址发送测试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设备对于所述测试数据的响应情况确定当前网络状态。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有利于对部署有服务端的目标设备当前的网络状态进行监测,从而及时得知服务端的当前网络状态,尽可能避免因服务端的部署设备网络问题造成更多的请求响应失败现象。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定时向目标设备的网络地址发送测试数据,包括:
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定时通过因特网包探索器向所述目标设备的网络地址发送指定字节的测试数据包;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设备对于所述测试数据的响应情况确定当前网络状态,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硕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精硕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91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再生骨料整形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PCB板的双面清洁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