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土壤含水量的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09801.X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1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李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杨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C09K10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胡东东 |
地址: | 40008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土壤含水量 改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提高土壤含水量的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包括以下原料:腐殖酸盐0.5~2份、秸秆3~5份、聚丙烯酸钾10-20份、淀粉接枝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3~18份、山梨醇7~15份、硝酸钙5份、水36~1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土壤含水量的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酰钾的分子质量为10×106~10×1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土壤含水量的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秸秆预处理:按照重量比,将粉碎后粒径≤1.2cm的农作物秸秆,在0.1~0.3MPa的高压灭菌锅中120~125℃恒温加热1.5~2.5h,水洗灭菌后的秸秆,直至秸秆成中性,干燥,待用;
②单菌株种子液的制备:分别配制枯草芽孢杆菌、假丝酵母菌、白腐真菌、黑曲霉菌的液体培养基,不同时间从各菌种固体斜面取一环菌苔,再分别接入液体培养基,在25~28℃下,以120r/min速率震荡培养,确保四种菌的对数生长后期处于同一时间,即得各单菌种子液;
③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将所述步骤②制备的单菌种子液按照体积比,枯草芽孢杆菌种子液:假丝酵母菌种子液:白腐真菌种子液:黑曲霉菌种子液=2~4:0.5~1.5:0.5~1.5:0.5~1.5,混合,即得复合微生物菌剂;
④复合菌群固态发酵:按照固液比,将所述步骤①预处理后的秸秆:碳酸钙:营养盐:水=1~3Kg:0.05~0.15:1~3L:0.5~1.5L,混合搅拌,在0.1~0.3MPa蒸汽灭菌15~25min,按照每1Kg秸秆加入步骤③制备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0.2~0.4L计,将接菌后的秸秆在30℃下培养25~35天,即得复合菌系固态发酵秸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土壤含水量的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腐殖酸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质量比1:3将腐殖酸原料与浸提液混合,并不断搅拌使溶液充分混合,然后将后静置24h,提取上层腐殖酸钾悬液;
(2)重复步骤(1)2次,得到腐殖酸钾悬液备用;
(3)向所属步骤(2)得到的腐殖酸钾悬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钙,并不断搅拌形成“腐殖酸盐-电解质”混合凝聚体,然后将“腐殖酸盐-电解质”混合凝聚体进行沉降得到腐殖酸盐固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土壤含水量的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浸提液为的KOH和K4P2O7的混合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土壤含水量的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提液的K+的浓度位0.1mol/L。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土壤含水量的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属步骤(3)中“腐殖酸盐-电解质”混合凝聚体的硝酸钙浓度为0.04~0.06mol/L。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土壤含水量的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搅拌时间为4~5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土壤含水量的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称取好的发酵秸秆、山梨醇、水放入反应釜中,并加热反应釜使温度达到50~60℃;
步骤二:将腐殖盐和硝酸钙加入到反应釜中并充分搅拌;
步骤三:向反应釜中再加入聚丙烯酸钾、淀粉接枝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充分搅拌;
步骤四:将反应釜中的混合溶液冷却到常温,即为土壤改良剂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杨,未经汪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980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明治墙板初始刚度的计算方法
- 下一篇:一种音频信号处理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