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皮革真实属性的鉴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09806.2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2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马强;高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62 | 分类号: | G01N27/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6 | 代理人: | 庞立岩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革 真实 属性 鉴别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皮革真实属性的鉴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模型建立:(1)采集不同动物来源的皮革样品,设置质谱仪参数,采用预热后的电烙铁切割皮革样品表面,产生的样品离子进入质谱仪检测分析;(2)将分析得到的快速蒸发离子化质谱数据通过多变量统计模型,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并进行交叉验证;步骤二、实际皮革样品检测:基于多变量统计模型,对实际皮革样品进行分析检测和真实属性鉴别。本发明皮革真实属性的鉴别方法是一种无需样品前处理、能够精准鉴别皮革制品真实属性的快速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鉴别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皮革真实属性的鉴别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皮革由动物皮加工而成,又称动物皮革,广泛应用于生产服装、鞋、箱包、皮带等产品中,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人造革及合成革投入市场。在皮革加工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早期皮革的制革原料是动物皮,其中牛皮和羊皮的用量最大。生皮经过浸水、脱毛、浸灰、软化、浸酸等一系列工序后进行鞣制,鞣制过程中鞣剂分子向皮内渗透并与生皮中的胶原分子活性基团交联结合,增加了胶原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耐湿热稳定性,改善了耐酸、耐碱等性能。进入二十世纪,出现了人造革,人造革最早的雏形是用硝酸纤维素溶胶涂敷在织物表面制成的硝酸纤维素漆布;三十年代聚氯乙烯材料的工业化生产催生了以聚氯乙烯高分子材料涂覆的聚氯乙烯人工革,在天然皮革的替代方面实现了工业化的实际应用;六十年代随着聚氨酯工业和非织造技术在人工革产品中的应用,出现了聚氨酯人工革。
用于批量产品生产的天然皮革有近20种,其中真皮价格昂贵,且不同动物种类的真皮价格相差巨大,不法商人以低价皮革冒充真皮的行为屡见不鲜,极大的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在一般贸易和个人消费领域中,因皮革材质标注问题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因此,在天然皮革的鉴别工作中,鉴别一种皮革是否为真皮,以及是何种动物真皮是尤为重要的。如何实现对天然皮革、特别是真皮种类的快速、准确鉴别是商贸机构、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对维护皮革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有的皮革及其制品定性分析和真伪鉴别主要采用感官鉴别方法,也就是完全采用眼看、手摸的方法进行鉴别,这种方法要求鉴别人员有丰富的鉴别技术和经验,不可避免会受到鉴别者主观影响。另外,还有通过检测样品标记DNA或其他特征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但成本昂贵前处理过程较为繁琐、耗时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快速蒸发离子化质谱技术的皮革真实属性的快速鉴别方法。
一种皮革真实属性的鉴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模型建立:
(1)采集不同动物的皮革样品,设置质谱仪参数,采用预热后的电烙铁切割皮革样品表面,切割过程中生成含有大量复杂离子混合物的气溶胶,进入质谱仪检测分析;
(2)将分析得到的快速蒸发离子化质谱数据直接导入LiveID软件当中,利用快速蒸发离子化质谱分析所得到的化学特征数据建立并验证多变量统计模型,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用于建立皮革样本的统计模型并对模型本身进行交叉验证;
步骤二、实际样品检测:打开LiveID软件,选择已建好的模型,质谱仪采用与步骤(1)中相同的参数,采用预热后的电烙铁切割实际皮革样品表面并实时生成易于解析的检测结果。
本发明所述的皮革真实属性的鉴别方法,其中,所述电烙铁型号为CS-20,电压为220V,温度为380℃,全长170mm;
切割动物皮革过程中生成含有大量复杂离子混合物的气溶胶,采用正交方式由2bar氮气驱动的文丘里泵通过聚四氟乙烯管道吸入质谱端口后与灯丝碰撞,所述灯丝规格为4.5A,4.2V,8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98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