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粘弹摩擦型耗能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0193.4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5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许清风;田坤;高润东;张永群;冷予冰;张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李庆;王一琦 |
地址: | 20003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 耗能 复位 屈曲 支撑 | ||
1.一种粘弹摩擦型耗能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固定筒、一下固定筒、至少一固定导板、一活塞杆、一固定端板、至少一弹簧、一第一粘弹耗能组件、一第二粘弹耗能组件、至少一第一摩擦结构、至少一第二摩擦结构、一上连接件和一下连接件;所述上固定筒的顶面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导板的两端分别插设并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固定筒和所述下固定筒内,且所述固定导板与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平行;所述活塞杆沿所述轴线设置于所述上固定筒和所述下固定筒内之间且所述活塞杆的第一端自所述第一通孔穿出;所述第一粘弹耗能组件和所述第二粘弹耗能组件分别套设于所述活塞杆的两端,所述第一粘弹耗能组件通过所述第一摩擦结构连接所述上固定筒,所述第二粘弹耗能组件通过所述第二摩擦结构连接所述下固定筒;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粘弹耗能组件和所述第二粘弹耗能组件之间;所述活塞杆的第一端对所述第一粘弹耗能组件限位并连接所述上连接件;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固定端板,所述固定端板对所述第二粘弹耗能组件限位;所述下固定筒连接所述下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弹摩擦型耗能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弹耗能组件包括一内粘弹上筒、至少一第一粘弹体和至少一内摩擦上限位板;所述内粘弹上筒套设于所述活塞杆外,所述内摩擦上限位板通过所述第一摩擦结构连接所述上固定筒;所述第一粘弹体粘结于所述内粘弹上筒和所述内摩擦上限位板之间,所述内摩擦上限位板远离所述上固定筒的一端向内凸出形成至少一第一限位凸出部,所述第一限位凸出部对所述内粘弹上筒限位;
所述第二粘弹耗能组件包括一内粘弹下筒、至少一第二粘弹体和至少一内摩擦下限位板;所述内粘弹下筒套设于所述活塞杆外,所述内摩擦下限位板通过所述第二摩擦结构连接所述下固定筒;所述第二粘弹体粘结于所述内粘弹下筒和所述内摩擦下限位板之间,所述内摩擦下限位板远离所述下固定筒的一端向内凸出形成至少一第二限位凸出部,所述第二限位凸出部对所述内粘弹下筒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弹摩擦型耗能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结构包括一第一摩擦组件和一第二摩擦组件,所述第一摩擦组件包括所述内摩擦上限位板和至少一上摩擦板;所述第二摩擦组件包括所述固定导板和所述上固定筒的侧壁;所述内摩擦上限位板、所述固定导板、所述上摩擦板和所述上固定筒的侧壁依次层叠设置;所述固定导板开设有至少一第一长孔,所述上摩擦板开设有至少一第二长孔;所述内摩擦上限位板和所述上摩擦板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一长孔的螺栓螺接固定;所述固定导板和所述上固定筒的侧壁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二长孔的螺栓螺接固定;
所述第二摩擦结构包括一第三摩擦组件和一第四摩擦组件,所述第三摩擦组件包括所述内摩擦下限位板和至少一下摩擦板;所述第四摩擦组件包括所述固定导板和所述下固定筒的侧壁;所述内摩擦下限位板、所述固定导板、所述下摩擦板和所述下固定筒的侧壁依次层叠设置;所述固定导板开设有至少一第三长孔,所述下摩擦板开设有至少一第四长孔;所述内摩擦下限位板和所述下摩擦板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三长孔的螺栓螺接固定;所述固定导板和所述下固定筒的侧壁通过穿设于所述第四长孔的螺栓螺接固定;所述第一长孔、所述第二长孔、所述第三长孔和所述第四长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弹摩擦型耗能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导板邻近所述活塞杆的一侧形成加强肋。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粘弹摩擦型耗能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的第一端形成一加粗部,所述加粗部对所述第一粘弹耗能组件限位并连接所述上连接件;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形成外螺纹,所述固定端板形成与外螺纹配合的第一螺孔,所述固定端板与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螺接,所述固定端板对所述第二粘弹耗能组件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粘弹摩擦型耗能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包括螺旋弹簧、波形弹簧或碟形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粘弹摩擦型耗能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所述固定导板,或所述固定导板呈筒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019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氮氧化物和臭氧一体化分析仪
- 下一篇:一种氨咖黄敏胶囊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