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业用纺织线染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0256.6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8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唐红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红英 |
主分类号: | D06B3/04 | 分类号: | D06B3/04;D06B15/06;D06B15/00;D06B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郭童瑜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业 纺织 染色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织业用纺织线染色装置,涉及纺织线染色技术领域,包括染料箱和干燥箱,染料箱与干燥箱之间固定连接连接罩,所述染料箱的内部设有染线机构,干燥箱内设有弹线装置和干燥机构,所述干燥箱的顶端固定连接顶座,顶座上转动连接放线轮放线轮上缠绕设有纺织线,纺织线穿过染料箱后进入连接罩内再进入干燥箱内最后输出,所述染料箱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进料口,本发明通过在染料箱内设置染线机构,能够将由放线轮放出的纺织线进行染色,通过设置弹线装置能够对染色后的纺织线进行不断拨动,从而使纺织线上多余的染料被弹落,保证染色的均匀性,通过在干燥箱内设置干燥机构,能够将染色后的纺织线进行干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线染色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纺织业用纺织线染色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纺织,历史悠久。纺织产品可归纳为刺绣、丝绸、服饰和地毯四大品种。这四大品种,制作工艺各不相同,风格独具,中国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的大国,中国纺织行业自身经过多年的发展,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具备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最高的加工配套水平,众多发达的产业集群地应对市场风险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断增强,给行业保持稳健的发展步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染色装置,尤其是纺织业用纺织线染色装置,大多在使用都采用段染、喷染和喷点染色的方式进行染色,而这样的染色方式往往在进行纺织染色加工时容易出现染色不均匀的情况,导致染色纺织线报废,因此形成了成本较高工作效率低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纺织业纺织线染色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出问题。
公开号为CN20905288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纺织业用纺织线染色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的放线车,以及承载皿、容器、螺旋染色管、漏斗、输液管、蓄液箱、滴液头和第一线轮的配合设置,使纺织线通过放线车与第一线轮缠绕投入螺旋染色管中后,输液管能够将染料不断的灌入蓄液箱中,从而使蓄液箱中的染料通过滴液头滴入漏斗中,从而使滴入漏斗中的染料能够顺着螺旋染色管内旋转给纺织线均匀的染色,从而使源源不断滴入漏斗中的染料能够源源不断的给纺织线染色,从而使完全染色后的纺织线能够通过第二出料口排出,从而使染色装置在染色时染料不会浪费,染料不会染色不均匀导致染色纺织线报废,从而有效提高了染色效率并且节约了染色成本,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染色装置所采用的染色方式工作效率低成本较高的问题,通过设置的烘干箱、浴霸灯和收线车的配合设置,使染色后的纺织线通过入料口进入烘干箱,从而使染色后的纺织线通过导线器和第二线轮与滚轮连接,从而使浴霸灯能够烘烤导线器、第二线轮和滚轮上染色后的纺织线,从而使染色后的纺织线烘干后通过转动的收线车将烘干后的染色纺织线收集在一起,从而有效使染色后的放纺织线能够快速被烘干,但是染料采用滴落的方式对纺织线染色,由于染料量较少,往往会出现印染不均匀的现象,且会有多余未进行染色的染料从第二排料口排除,造成染料浪费,除此之外,由于印染不均匀,纺织线的部分位置会出现染料过多的情况,容易出现染料结块的现象,导致染色后的纺织线品质差,顺滑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业用纺织线染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纺织业用纺织线染色装置,包括染料箱和干燥箱,染料箱与干燥箱之间固定连接连接罩,所述染料箱的内部设有染线机构,干燥箱内设有弹线装置和干燥机构,所述干燥箱的顶端固定连接顶座,顶座上转动连接放线轮放线轮上缠绕设有纺织线,纺织线穿过染料箱后进入连接罩内再进入干燥箱内最后输出,所述染料箱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进料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染线机构包括设置于染料箱内的多个第一内传动辊,第一内传动辊与染料箱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罩内设有多个第二内传动辊,所述染料箱内填充设有染料,染料的液位高度高于第一内传动辊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红英,未经唐红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02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