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打标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10805.X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0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冠鸿;陈兴华;莫玉麟;刘世基;张力夫;梁嘉祥;詹高城;刘诗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475 | 分类号: | B41J2/475;G06K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于洋 |
地址: | 519015 广东省珠海市九洲大道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打标检测设备,打标检测设备包括:壳体;发射模块,发射模块用于发射激光束,以通过激光束将标识码打在工件上;检测模块,检测模块用于获取工件反射的检测光,以对标识码进行读码检测;壳体具有第一光路、第二光路和第三光路,第一光路的第一端与发射模块连通,第二光路的第一端与第一光路的第二端连通,第三光路的第一端与第二光路的第一端连通,第三光路的第二端与检测模块连通;当打标检测设备处于打标模式时,由发射模块发射的激光束通过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聚焦在工件上;当打标检测设备处于检测模式时,由工件反射的检测光通过第二光路和第三光路进入检测模块。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打标检测设备的读码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打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打标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许多工业产品采用激光打标装置将标识码打在工件的特定位置,打标完成后,需要通过读码装置对工件上的二维码进行检验。
相关技术中,打标检测设备的激光打标装置和读码装置分别设置在两个位置,工件在激光打标装置处进行打标操作后,需要移动工件至读码装置处进行读码检验,而移动工件所需的时间导致读码效率较低,从而导致工件的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标检测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打标检测设备的读码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打标检测设备,打标检测设备包括:壳体;发射模块,发射模块设置在壳体内,发射模块用于发射激光束,以通过激光束将标识码打在工件上;检测模块,检测模块设置在壳体内,检测模块用于获取工件反射的检测光,以对标识码进行读码检测;其中,壳体具有第一光路、第二光路和第三光路,第一光路的第一端与发射模块连通,第二光路的第一端与第一光路的第二端连通,第二光路的第二端与工件相对设置,第三光路的第一端与第二光路的第一端连通,第三光路的第二端与检测模块连通;当打标检测设备处于打标模式时,由发射模块发射的激光束通过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聚焦在工件上;当打标检测设备处于检测模式时,由工件反射的检测光通过第二光路和第三光路进入检测模块。
进一步地,打标检测设备还包括:光学镜片,光学镜片设置在第一光路、第二光路和第三光路的连通处,光学镜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均垂直;第二表面与第一光路、第二光路和第三光路均呈夹角设置;其中,当位于第一光路内的激光束通过第一表面进入光学镜片后,激光束通过第二表面进入第二光路中;当位于第二光路内的检测光射在第二表面上时,检测光被第二表面反射至第三光路中。
进一步地,打标检测设备包括:打标头,打标头具有设置在第二光路和工件之间的第四光路和第五光路,第五光路和第四光路之间呈夹角设置;第四光路的第一端与第二光路的第二端连通,第五光路的第一端与第四光路的第二端连通,第五光路的第二端与工件相对设置;其中,当打标检测设备处于打标模式时,由发射模块发射的激光束依次通过第一光路、第二光路、第四光路和第五光路聚焦在工件上;当打标检测设备处于检测模式时,由工件反射的检测光依次通过第五光路、第四光路、第二光路和第三光路进入检测模块。
进一步地,打标头为振镜扫描式打标头。
进一步地,壳体具有第六光路,第六光路连通在第三光路和检测模块之间,第六光路与第三光路之间呈夹角设置;其中,当打标检测设备处于检测模式时,由工件反射的检测光依次通过第五光路、第四光路、第二光路、第三光路和第六光路进入检测模块;检测光为自然光。
进一步地,打标检测设备还包括:反射镜片,反射镜片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第三光路和第六光路的连通处,以使第三光路与第六光路之间呈夹角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08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翻转输送装置和打标机
- 下一篇:一种柔性无源无线电刺激贴片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