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场驱动喷射微纳3D打印纳米银浆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11517.6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01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兰红波;李红轲;张广明;朱晓阳;杨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B1/22 | 分类号: | H01B1/22;H01B13/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展利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7 | 代理人: | 王于海 |
地址: | 26603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场 驱动 喷射 打印 纳米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场驱动喷射微纳3D打印纳米银浆的制备方法,属于导电银浆和微纳3D打印技术领域,所述纳米银浆由改性纳米银粉、有机载体、高分子树脂组成;各组分的重量比为改性纳米银粉:有机载体:高分子树脂=55~75:15~40:1~10;所述有机载体由有机溶剂、增稠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分散剂、流平剂、添加剂组成,其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有机溶剂:增稠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分散剂:流平剂:添加剂=60~90:2~10:3~10:1~8:1~10:1~10;1~10;通过对纳米银粉进行改性,以及各组分的调整,使其粘度匹配于电场驱动喷射微纳3D打印,实现超微细、大高宽比高性能导电图案制造,最终实现优异的附着力和导电性能,尤其是解决了由于纳米银材料团聚导致使用性能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导电银浆和微纳3D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场驱动喷射微纳3D打印纳米银浆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场驱动喷射微纳3D打印是近年出现的一种全新微纳3D打印和微纳增材制造技术,它基于自激发静电场,利用电流体动力喷射和电荷诱导自对正,并结合脉冲锥射流、连续锥射流和微挤出三种打印工作模式,实现了大面积复杂三维微纳结构高效和低成本批量化制造,尤其在多材料多尺度3D打印、宏/微跨尺度3D打印方面还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能。目前已经应用于柔性电子、透明电极(导电膜)、组织工程、生物医疗、太阳能电池、OLED、3D结构电子、纸基电子、微纳光学、透明电加热和电磁屏蔽等诸多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工业化应用前景。尤其是在透明电极、透明导电膜、柔性电子、OLED、3D结构电子等行业显示巨大的商业化应用前景。打印材料(纳米导电油墨)是电场驱动喷射微纳3D打印三大核心工艺要素之一(打印设备、打印材料、打印工艺),对于打印的导电图案的性能(线宽、高宽比、几何形貌、电学性能、光学性能、与基材粘附性能等)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目前国内外产业界和学术界已经开发出多种导电油墨,诸如纳米银浆、纳米银墨水、纳米银线导电墨水、石墨烯导电墨水、碳纳米管导电墨水、导电聚合物PEDOT:PSS等,已有的研究结果和工业化应用证实,纳米银浆是电场驱动喷射微纳3D打印最理想的导电材料,然而,现有的纳米银浆(墨水)主要是面向丝网印刷、气溶胶喷射打印、喷墨打印、纳米压印等领域,与电场驱动喷射微纳3D打印所要求的性能(流变性能、打印性能、物理性能等)具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电场驱动喷射微纳3D打印对使用的纳米银浆的多项物化性能(介电常数、粘度、表面张力、含银量、流变特性等)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而且最优的工艺窗口也比较窄。
为了解决现有纳米银浆不适合电场驱动喷射微纳3D打印,尤其是含银量不足,打印图案分辨率较低、与基材粘附性差、多层打印困难的问题,迫切需要开发适合电场驱动喷射微纳3D打印的新型纳米导电银浆的开发,实现基于电场驱动喷射微纳3D打印高性能超微细微纳导电图案高效低成本制造,满足工业级应用的需求(打印性能优良、图案分辨率高、长时间存贮稳定、成本低、环保性能好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电场驱动喷射微纳3D打印纳米银浆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纳米银浆难以满足电场驱动喷射微纳3D打印工艺要求,难以实现超微细、大高宽比高性能导电图案制造,尤其是解决由于纳米银材料团聚导致使用性能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场驱动喷射微纳3D打印纳米银浆的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电场驱动喷射微纳3D打印纳米银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浆由改性纳米银粉、有机载体、高分子树脂组成;各组分的重量比为改性纳米银粉:有机载体:高分子树脂=55~75:15~40:1~10;
所述有机载体由有机溶剂、增稠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分散剂、流平剂、添加剂组成,其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有机溶剂:增稠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分散剂:流平剂:添加剂=60~90:2~10:3~10:1~8:1~10:1~10;1~10;
所述纳米银浆的制备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15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