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挂式单轨单轴单梁平转式道岔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2057.9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2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卓然;于胜利;刘亚东;解丽霞;何勇;张建东;党京;王丽娜;刘彦宏;李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5/12 | 分类号: | E01B25/12;E01B2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陈亚斌;关兆辉 |
地址: | 10005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挂 单轨 单轴单 梁平 道岔 | ||
本发明适用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悬挂式单轨单轴单梁平转式道岔,包括支撑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座板、第一导向孔和限位槽,所述第一导向孔均等间距开设于所述底座板的表面,所述限位槽均匀等间距开设于所述底座板的右侧表面;通过设置转轴、道岔梁和电动推杆,使得电动推杆工作时,可以使道岔梁以转轴为中心进行转动,使道岔梁远离转轴的一端到达相应位置,并与对应的轨道梁对接,实现一组道岔梁可以与不同的轨道梁对接,占地面积较小,在车场内使用时可使车场布局紧凑,节省占地面积,从而节省工程投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挂式单轨单轴单梁平转式道岔。
背景技术
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也被成为“空轨”,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车辆上部的走行部置于开口箱型的轨道梁内,车辆悬吊在轨道梁下方行驶。悬挂式单轨交通将地面交通移至空中,充分利用了城市空间,具有不易出轨,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噪音低、造价低,受天气影响小,可预制且施工工期短,占地少,可拆卸并重复使用等优势。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以其特有的优势在旅游区、园区、地形复杂区域以及中等城市轨道交通中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道岔系统作为改变列车行驶方向的设备,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系统。悬挂式单轨道岔结构组成复杂、接口多样,涉及轨道、桥梁、车辆、信号等多个专业,是悬挂式单轨交通的关键技术之一。道岔是一种使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连接设备,通常在车站、车辆段和停车场铺设。
国内现有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道岔,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占地面积较大,且只有单开一种形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悬挂式单轨单轴单梁平转式道岔,旨在解决现有的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道岔,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占地面积较大,且只有单开一种形式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悬挂式单轨单轴单梁平转式道岔,包括支撑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座板、导向轨和限位槽、活动端固定段、固定端固定段,所述导向轨设有若干组,且各组所述导向轨均匀开设于所述底座板的表面,所述活动端固定段与轨道梁连接,所述限位槽开设于所述活动端固定段左侧中间,所述固定端固定段与轨道梁连接,且位于所述底座板的左侧;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转轴、道岔梁、电动推杆、导向轮结构、锁销和锁定电机,所述道岔梁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且位于靠近所述固定端固定段的一侧,所述导向轮结构与所述道岔梁固定连接,与导向轨配合设置,所述导向轮结构与所述导向轨滚动接触,且贯穿所述导向轨延伸至所述底座板远离所述道岔梁的一侧,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道岔梁铰接,且位于所述道岔梁的中心处的一侧,所述锁定电机与所述道岔梁固定连接,且位于靠近所述活动端固定段的一侧,所述锁销与所述锁定电机的输出端铰接,且位于所述道岔梁远离所述转轴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导向轨均呈以转轴为圆心的圆弧状结构。
优选的,相邻两组所述限位槽与所述转轴之间的间距均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悬挂式单轨单轴单梁平转式道岔,通过设置转轴、道岔梁和电动推杆,使得电动推杆工作时,可以通过牵引道岔梁以转轴为中心进行转动,使道岔梁远离转轴的一端到达相应位置,并与对应的轨道梁对接,实现一组道岔梁可以与不同的轨道梁对接,占地面积较小,在车场内使用时可使车场布局紧凑,节省占地面积,从而节省工程投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动推杆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导向结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锁定结构俯视图。
图中:1-支撑组件、11-底座板、12-导向轨、13-限位槽、14-活动端固定段、15-固定端固定段、2-移动组件、21-锁定电机、22-转轴、23-道岔梁、24-电动推杆、25-导向轮结构、26-锁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20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