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茶籽榨油机的增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2130.2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9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胡能静;张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安七茗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9/06 | 分类号: | B30B9/06;B30B9/26;B30B15/30;B30B15/32;B30B15/00;C11B1/04;C11B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茶 榨油机 增压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油茶籽榨油机的增压装置,包括底座、用于容纳油料进行压榨的储料筒、压榨顶杆以及固定设置于底座上的空气压缩机、带有压力表的储气罐、与压榨顶杆同轴布置的气缸,压榨顶杆位于储料筒与气缸之间并且初始状态下压榨顶杆与气缸间距布置,空气压缩机可将外界空气加压输送至储气罐内,储气罐可将其内部的高压气体注入至气缸内,压榨顶杆一端与储料筒相对齐并且可在气缸的冲击驱动下插入至储料筒内,使压榨顶杆对储料筒内的油料进行挤压压榨,储料筒一端相对封闭布置、另一端相对开口布置且外圆面上开设有若干与其内部接通的出油微孔,优点在于,压榨顶杆由气动反复冲击进行驱动,油料所受压力大,提升了油料的出油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榨油机,具体涉及油茶籽榨油机的增压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见的植物油通过天然的油料进行物理压榨制取,油料包括花生、大豆、芝麻、豆豉、亚麻籽等等,传动的古法榨油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工艺流程为把油料蒸熟、炒熟以后,通过人工对油料进行撞击,将植物油从油料中挤压出来,现阶段,压榨法已是工业化自动化的操作,但是对有油料的压力仍然较小,导致油料的出油率低,油渣中的含油量居高不下,例如油茶籽制取茶籽油,现有的蛟龙式榨油方式,通常存在出油率低等问题,为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操作使用便捷、自动化程度高,通过气动冲击对油料进行连续增压,能够提升油料出油率降低油渣中含油量的榨油机的气动冲击增压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操作使用便捷、自动化程度高,通过气动冲击对油料进行连续增压,能够提升油料出油率降低油渣中含油量的榨油机的气动冲击增压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油茶籽榨油机的增压装置,包括底座(100)、用于容纳油料进行压榨的储料筒(205)、压榨顶杆(400)以及固定设置于底座(100)上的空气压缩机(501)、带有压力表(502a)的储气罐(502)、与压榨顶杆(400)同轴布置的气缸(504),压榨顶杆(400)位于储料筒(205)与气缸(504)之间并且初始状态下压榨顶杆(400)与气缸(504)间距布置,空气压缩机(501)可将外界空气加压输送至储气罐(502)内,储气罐(502)可将其内部的高压气体注入至气缸(504)内,压榨顶杆(400)一端与储料筒(205)相对齐并且可在气缸(504)的冲击驱动下插入至储料筒(205)内,使压榨顶杆(400)对储料筒(205)内的油料进行挤压压榨,压榨顶杆(400)的直径与储料筒(205)的内径相适配,储料筒(205)一端相对封闭布置、另一端相对开口布置且外圆面上开设有若干与其内部接通的出油微孔(205a)。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气缸(504)包括相互配合的缸体(504a)、活塞杆(504b),缸体(504a)与底座(100)固定连接,活塞杆(504b)可沿着缸体(504a)朝向压榨顶杆(400)进行滑动,活塞杆(504b)中的活塞与缸体(504a)背离压榨顶杆(400)一端构成了密闭的内腔(504c),活塞杆(504b)中的推杆位于缸体(504a)的外部并且该端同轴固定设置有柱形的撞击块(505),所述空气压缩机(501)的输出端与储气罐(502)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接通两者的进气管(403),储气罐(502)与内腔(504c)之间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接通两者的排气管(507),排气管(507)上设置有电磁阀一(508),电磁阀一(508)可控制排气管(507)的导通断开并且在断开状态下电磁阀一(508)与外界接通可对内腔(504c)进行卸压。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安七茗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六安七茗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21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