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源回收、循环利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2204.2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9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林利洪;万志祥;郑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澳林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21/00 | 分类号: | C10B21/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品安律师事务所 44420 | 代理人: | 刘井 |
地址: | 363300 福建省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源 回收 循环 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源回收、循环利用的方法。在该技术方案中,利用热循环机将高位热能气体进行循环,与燃烧后的新鲜高温炉气混合增温,两股气体合并大循环加快流速,使热解反应器的各点温度均匀,提高产量及设备的利用率。分流的高位热能炉气充分的传递给燃烧空气;能源可以节省60%以上。热解工艺条件取决于加热气体进出温度之差及传热面积,利用热炉气循环及换热工艺可以满足热解工艺。对排出的废热炉气,将其单位体积的二成进行热量回收,加热空气去燃烧增温后与单位体积占八成的循环热炉气混合升温,而后进入热解系统;故单位体积炉气只排放约二成,仅为常规工艺下烟气排放量的1/4~1/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源回收、循环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热解是化学工程、环境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处理方法,用于将固体物质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发生分解反应。热解器是执行热解处理的化工设备,用于提供封闭空间,并作为热解处理的场所。由流态热解器加热炉排出的炉气温度约500℃,现有技术中,这部分炉气直接排放至大气中,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也无法对余热加以利用。
针对这一问题,典型的处理方法是先对炉气进行换热,使其充分降温,而后执行废气处理过程,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这种处理方式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余热利用,热量回收效率相对较低;而且,引入的废气处理工艺会显著延长整体工艺流程,同时带来处理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对炉气实现循环利用,则有望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然而,如何根据热解工艺的需求来设计炉气循环方法及能源回收方法,现有技术中尚不具有成熟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能源回收、循环利用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流态热解器加热炉的废气排量大、能源消耗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如何对流态热解器加热炉所排出的炉气,进行能源回收和循环利用。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源回收、循环利用的方法,包括:
1)对流态热解器加热炉排出的炉气,将其中75%~85%的炉气量经热循环机送至燃烧炉末端与高温燃烧气体均匀混合,得到的混合高温气体用于热解反应;
2)对流态热解器加热炉排出的炉气,将其中15%~25%的炉气量分流进入第一热交换器,将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空气进入燃烧炉,与副产的不凝可燃气体燃烧,高温的燃烧气与循环的炉气混合后,用于热解反应;流经第一热交换器后的分流炉气进入第二热交换器,将脱硫后湿炉气进行加热。
作为优选,所述流态热解器加热炉排出的炉气,其温度为450~550℃;进一步优选的,其温度为500℃。
作为优选,被分流的炉气量与所述流态热解器加热炉的补充气量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均位于热量回收系统中。
作为优选,步骤2)中,加热后的空气温度为400~440℃;进一步优选的,其温度为420℃。
作为优选,步骤2)中,高温的燃烧气与循环的炉气混合后,其温度被调整至580~620℃;进一步优选的,其温度被调整至600℃。
作为优选,步骤2)中,流经第一热交换器后的分流炉气,其温度为130~170℃;进一步优选的,其温度为150℃。
作为优选,步骤2)中,脱硫后湿炉气被加热至75~85℃;进一步优选的,其温度被加热至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澳林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澳林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22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