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农作物抑菌的N-杂环取代-2-溴乙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12316.8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7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唐子龙;谭宇欢;文御豪;彭丽芬;万义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77/82 | 分类号: | C07D277/82;C07D235/32;A01N43/52;A01N43/78;A01P1/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徐楼 |
地址: | 410205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农作物 取代 乙酰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农作物抑菌的N‑杂环取代‑2‑溴乙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化合物是通过将苯并噻唑类化合物或苯并咪唑类化合物与溴乙酰类化合物在有机溶剂和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反应制备获得,该制备方法原料易得,生产成本低,仅需一步反应即可获得高产率产物。同时该化合物对农作物病菌的活性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小麦赤霉病菌、黄瓜灰霉病菌、辣椒疫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水稻纹枯病菌或稻瘟病菌等病菌的活性抑制效果显著,很好地保证了农作物的产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抑菌化合物,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农作物抑菌的N-杂环取代-2-溴乙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农作物侵染性病害中,主要有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两种,其中真菌性病害约占病害的百度80%。由于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的病源不同,其防治方法和药剂使用也截然不同。
真菌性病害对作物的影响:会引发作物细胞膨大分裂,使受害部位呈根肿或瘿瘤、引发霜霉病,腐生和弱寄生菌,使作物的花、果实、块根、块茎等储藏器官的组织坏死、引发作物发生性的组织坏死,其中无孢子目病原真菌,主要侵害根部和茎基部,造成根腐和茎基腐、还以侵害作物的疏导组织为主,造成全株系统发病,如枯萎病,黄萎病等。由于真菌性病害的类型、种类繁多,引起的病害症状也千变万化。但是,凡属真菌性病害,无论发生在什么部位,症状表现如何,在潮湿的条件下都有菌丝、孢子产生。这是判断真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
细菌性病害主要表现为:坏死与腐烂,萎蔫与畸形。坏死、腐烂与畸形,都是细菌破了薄细胞壁细胞组织所导致的后果。在其网状叶脉的叶片上,病斑呈多角斑,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环。在肥厚组织或果实上的病斑,多为圆形。在柔嫩肉、多汁的组织上,组织死亡易生腐烂。有的部位被害后发生促进性病变,形成肿瘤,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根或茎上。萎蔫是细胞侵染维管束的结果,可局部或全部发生。维管束细胞被破坏后,水分、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输送,会造成植株萎蔫死亡。细胞性病害没有菌丝、孢子,病斑表面没有霉状物,但有菌脓(除根癌病菌)溢出,病斑表面光滑,这是诊断细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有效防止作物免受病菌侵害的途径有效方法之一是可以通过药物抑制病菌的生理活性,进而抑制作物的增殖扩散,压缩病菌的生存空间,进而降低甚至消除病菌对作物的侵害。
苯并噻唑衍生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特性,其中,与酰胺连接的苯并噻唑的结构也是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组成部分,例如除草剂,抗毒药,雄激素受体拮抗剂,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苯并咪唑具有抗癌,抗微生物,抗病毒,抗艾滋病毒,抗炎,抗氧化剂,降压和抗糖尿病作用;其酰胺类化合物也具有的杀虫、除草、抗肿瘤、杀菌等活性。但是,未见N-(取代苯并噻唑基)-2-溴乙酰胺或N-(苯并咪唑基)-2-溴乙酰胺类化合物用于抑制农作物菌种的报道。因此,我们研究了这些化合物对小麦赤霉病菌、黄瓜灰霉病菌、辣椒疫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和稻瘟病菌的抑制活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农作物抑菌的N-杂环取代-2-溴乙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化合物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同时对农作物病菌的活性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小麦赤霉病菌、黄瓜灰霉病菌、辣椒疫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水稻纹枯病菌或稻瘟病菌等病菌的活性抑制效果显著,很好地保证了农作物的产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农作物抑菌的N-杂环取代-2-溴乙酰胺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为具有结构通式(I)的化合物:
其中,式(I)中,R是H或C1-C2烷基或C1-C2烷氧基。X为NH或S。
作为优选,所述R选自H、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23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烯-金属粉末复合导电导热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动牙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