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氟氯乙烯与乙烯基醚的光控制交替共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12606.2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6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陈茂;蒋昆明;马明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14/24 | 分类号: | C08F214/24;C08F216/18;C08F2/48;C08F2/5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乙烯 乙烯基 控制 交替 共聚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含氟共聚物的合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氟氯乙烯与乙烯基醚的光控制交替共聚方法。本发明采用可见光控制活性自由基聚合,以三氟氯乙烯和乙烯基醚为聚合的单体,以硫代碳酸酯、全氟烷基碘为引发剂,微量至少量的含氟有机小分子作为光催化剂,在室温与有机溶剂中,用发射波长为380~780 nm的可见光为光源,对反应进行照射,获得交替共聚的含氟聚合物。此聚合方法对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链末端保真度都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本方法具有乙烯基醚单体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条件温和,无金属,聚合速率快,催化剂用量低,易于调控反应“开关”,反应装置简便,无需使用高温高压装置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含氟共聚物的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三氟氯乙烯与乙烯基醚的交替共聚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含氟聚合物是在高端应用中用途最广泛的高分子聚合物之一(期刊号: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碘转移聚合(ITP)是一种最成功的合成方法,通过可控自由基聚合机制使氟乙烯与其他单体共聚。随后,研究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可逆加成-碎片链转移聚合(RAFT)等,以(假)活性聚合的方式生成了含有CTFE的共聚物。先前的例子证明了氟化交替共聚物的前景,同时也突出了合成过程中的各种限制,包括较低的链端保真度,在高转化率下,分子量分布过宽,由于CTFE的沸点过低(bp = -26.2°C),通常需要耐高温高压的反应装置来进行反应,并采用金属催化剂或60Coγ射线进行照射。在温和的条件下,CTFE的无金属活性共聚能避免金属污染,并获得具有不同组成和预期摩尔质量的含氟交替共聚物,尽管这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将拓宽含氟聚合物的应用范围。
Ruke Bai(期刊号:
Bruno Améduri课题组(期刊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26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含乳奶嘴
- 下一篇:一种基于温度特性的电缆护层故障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