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酶法生产D-泛酸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2725.8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8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明;马玉玉;刘佳;宋伟;高聪;罗秋玲;陈修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52;C12N15/70;C12P13/02;C12R1/19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彭素琴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泛酸 方法 | ||
1.一种产D-泛酸的重组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菌表达泛酸合成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菌,其特征在于,编码所述泛酸合成酶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3.一种高产D-泛酸的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如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编码的基因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8a(+)中得到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到E.coliBL21(DE3)。
4.一种生产高酶活泛酸合成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以权利要求1所述重组菌为发酵菌株进行发酵产酶。
5.一种提高泛酸合成酶生产D-泛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将权利要求1所述重组菌添加至含有D-泛解酸和β-丙氨酸的反应液进行反应,得到D-泛酸发酵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将所述重组菌按照体积比为10~15%的接种量接种于发酵培养基,通气量2.0~5.0vvm,温度28~35℃,搅拌速率400~700rpm;当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低于5~8g/L时,补料控制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为0.3~2g/L;当培养至OD600在10~40时,加入IPTG、D-泛解酸和β-丙氨酸继续进行诱导培养,得到发酵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时间不低于50h,发酵过程中控制pH在6.0~8.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PTG、D-泛解酸和β-丙氨酸的终浓度分别为0.1~0.3g/L、30~70g/L和10~50g/L,诱导培养的温度30℃~40℃。
9.一种用于生产D-泛酸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重组菌。
10.权利要求1所述重组菌、权利要求4~8任一所述方法和权利要求9所述催化剂在制备D-泛酸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272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