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具用的高效冷却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3154.X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2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杜海芳;邓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海芳 |
主分类号: | B29C45/73 | 分类号: | B29C45/73;B29C45/40;B29C4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高效 冷却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具用的高效冷却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形成注塑腔,所述下模具内设有多个顶针槽,所述顶针槽内安装顶针,所述顶针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顶针相对所述下模具上下移动并将所述注塑腔内的产品顶出,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中各设有一空心的冷却腔,所述冷却腔连接有输入管和输出管;所述下模具侧表面上设有喷气嘴安装架,所述喷气嘴安装架上固定安装喷气嘴,所述喷气嘴的出气口略高于下模具的上表面并保证喷气嘴喷出的冷却气流能够吹到注塑腔内的产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效的避免注塑产品中余热对产品顶出时的影响,解决了产品表面留下印记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冷却结构改进领域,特别是一种模具用的高效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作为塑料加工中重要的成型方法之一,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随着塑料制品应用的日益广泛,人们对塑料制品的精度、表面质量和强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对于注塑过程中的一些缺陷,如:溶接痕、流痕等制品外观质量差。
现今的注塑模具在注塑时一般是将注塑原料先进行冷却然后再进行顶出操作,这样在顶出时有时候因为冷却不彻底会给产品带来顶出痕迹,轻则影响产品美观,重则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模具用的高效冷却结构。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具用的高效冷却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形成注塑腔,所述下模具内设有多个顶针槽,所述顶针槽内安装顶针,所述顶针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顶针相对所述下模具上下移动并将所述注塑腔内的产品顶出,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中各设有一空心的冷却腔,所述冷却腔连接有输入管和输出管,所述输出管连接冷却液存储箱体,所述输入管连接输送泵,所述输送泵连接冷却液存储箱;所述下模具侧表面上设有喷气嘴安装架,所述喷气嘴安装架上固定安装喷气嘴,所述喷气嘴的出气口略高于下模具的上表面并保证喷气嘴喷出的冷却气流能够吹到注塑腔内的产品,所述喷气嘴通过气泵与外部气源连接。
所述喷气嘴为矩形的片状结构。
所述上摸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提升油缸。
所述顶针为圆柱形顶针。
所述顶针槽的上端端口与顶针之间设有金属密封圈。
所述金属密封圈的上表面与下模具内底面持平。
所述顶针槽的个数为四个。
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的接触面上设有磁性密封条。
有益效果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模具用的高效冷却结构,通过冷凝腔中的冷凝液,上下模具内的冷凝腔配合冷凝液使得可以对模具的注塑成品进行第一重冷却操作;通过设置风冷机构,在上模具与下模具脱离的时候,对下模内的内的注塑成品进行风冷,通过气嘴配出的气流对下模具进行第二重冷却操作,使得模具可以实现双冷冷却的快速成型的目的,有效的避免了下模的顶出杆在顶出产品时,由于产品存在的余热而在产品表面留下印记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模具用的高效冷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喷气嘴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喷气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顶针与金属密封圈的配合示意图;
图中,1、上模具;2、下模具;3、注塑腔;4、顶针槽;5、顶针;6、驱动装置;7、冷却腔;8、输入管;9、输出管;10、输送泵;11、喷气嘴安装架;12、喷气嘴;13、提升油缸;14、金属密封圈;15、磁性密封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海芳,未经杜海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31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