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苹果病毒病的脱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3296.6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6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徐世彦;梁建军;童耀宏;郭韩玲;梁彬;成思琼;韩秀清;王飞;赵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世彦;陕西新世界果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韩晶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苹果 病毒 脱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苹果病毒病的脱毒方法,涉及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培养苹果试管苗放置于人工气候箱内,设置光照,控制箱内湿度为38%~42%;采用恒速升温方式恒温至38℃进行热处理,热处理结束后选择两次剥取绿色苗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继代培养后经病毒检测确定为脱毒苹果苗。试管苗的成活率为48%~76%,绿色苗的茎尖转接成活率为22%~46%;脱毒率可达到85.6%~1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苹果病毒病的脱毒方法。
背景技术
苹果树是多年生植物,在自然界的长期繁殖过程中,感染并积累了多种病毒。目前世界上报道的苹果病毒病有39种,其中显性病毒有25种,潜隐性病毒14种。我国现已鉴定明确的苹果病毒病有6种,分别为苹果锈果类病毒(ASSV)。苹果花叶病毒(ApMv)、苹果绿皱果病毒(AGrCV)、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苹果茎痘病毒(ASPV) 和苹果茎沟病毒(ASGV),其中前3种属显性病毒,后3种为潜隐性病毒。苹果生产上规定只要脱除这六种病毒就可认为是无病毒。目前传统茎尖加热处理或超低温冷冻技术是苹果病毒脱除应用较多的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不仅脱毒率较低,而且试管苗成活率也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苹果病毒病的脱毒方法,该方法脱毒率高,得到的试管苗成活率也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苹果病毒病的脱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培养苹果试管苗放置于人工气候箱内,设置光照,控制箱内湿度为38%~42%;采用恒速升温方式恒温至38℃进行热处理,热处理结束后选择两次剥取绿色苗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继代培养后经病毒检测后确定脱毒效果,得到脱毒苹果苗;
所述恒速升温方式中热处理起始温度为28℃,每天升高1℃,当升至38℃时,恒温处理30d。
优选的,所述设置光照为每天光照14h,光照强度为2000~3000 lx。
优选的,所述湿度为40%。
优选的,所述两次剥取绿色苗的茎尖的长度为1~2mm。
优选的,所述继代培养的代数为2~3代。
优选的,所述所述待培养苹果试管苗选自培养3代继代15d的丽嘎、富士冠军、长富2、红盖路、蜜脆、礼泉短富、粉红女士、秦阳、砧木T337、M9、M26、SH38和SH40试管苗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待培养苹果试管苗是由4~5月份在生长健壮的母树取1cm的茎尖,用0.1%的HgCl2进行外植体消毒,在培养室培养2~3 代完成脱分化以后获得的试管苗。
优选的,所述苹果病毒病包括苹果锈果类病毒、苹果花叶病毒、苹果褪绿叶斑病毒、苹果茎痘病毒和苹果茎沟病毒。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脱毒苹果苗,所述脱毒苹果苗是采用上述方案所述脱毒方法获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针对传统脱毒方法脱毒效率低、试管苗成活率低及茎尖转接成活低的技术问题,采用人工气候箱进行恒速升温、湿度控制、多次剥取茎尖以及增大茎尖尺寸的技术手段,使茎尖转接成活率达到 22%~46%,脱毒率达到85.6%~100%,采用本发明方法在短期内可获得大量的脱毒苗,在产业化育苗的操作上较好的可行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继代培养15d即热处理0d实物图;
图2为热处理10d实物图;
图3为热处理20d实物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世彦;陕西新世界果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徐世彦;陕西新世界果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32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