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混合淋溶前处理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5980.8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4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小娟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4;G01N1/38;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混合 淋溶前 处理 检测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混合淋溶前处理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包括淋溶装置和提取液收集容器,若干所述淋溶装置的出液端均对应于提取液收集容器设置;所述淋溶装置包括淋溶容器、喷淋组件、连接管组和滤液组件,所述滤液组件设置在淋溶容器的内腔中,且所述淋溶容器通过滤液组件分隔成上部的土壤淋溶腔和下部的土壤滤液腔,所述喷淋组件对应于土壤淋溶腔喷淋设置,所述土壤滤液腔的底部通过连接管组连通于提取液收集容器,且所述连接管组的进水端间距设置于滤液组件的下方,能够提升土壤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土壤混合淋溶前处理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土壤检测中,预先需要对土壤进行萃取,以提取土壤中的有机物或者无机物离子等,提取的方式有多种,但以淋溶方式较为通用,目前的淋溶方式是,将土壤样品放置在容器内,通过提取溶液淋溶后直接收集提取液,然后进行静置分层,再提取上清液检测,其取样周期长,且还由于其土壤样品的取样单一,导致得到的检测结果不准确,存在检测误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土壤混合淋溶前处理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能够提升土壤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土壤混合淋溶前处理检测系统,包括淋溶装置和提取液收集容器,若干所述淋溶装置的出液端均对应于提取液收集容器设置;所述淋溶装置包括淋溶容器、喷淋组件、连接管组和滤液组件,所述滤液组件设置在淋溶容器的内腔中,且所述淋溶容器通过滤液组件分隔成上部的土壤淋溶腔和下部的土壤滤液腔,所述喷淋组件对应于土壤淋溶腔喷淋设置,所述土壤滤液腔的底部通过连接管组连通于提取液收集容器,且所述连接管组的进水端间距设置于滤液组件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组包括土壤引流渗透组件和连接管,所述土壤引流渗透组件通过连接管与土壤滤液腔连通,且所述土壤滤液腔通过土壤引流渗透组件形成周期性的负压腔;所述土壤淋溶腔内的淋溶溶液通过土壤引流渗透组件周期性的从土壤淋溶腔向土壤滤液腔渗流。
进一步的,所述土壤引流渗透组件包括汇流筒和升流管,所述汇流筒为竖向设置的管体结构,且所述汇流筒的底端通过连接管与土壤滤液腔连通设置,所述升流管为两端均朝下设置的U型管体结构,所述升流管的两管臂分别为升流进水管和升流出水管,所述升流进水管同轴设置在所述汇流筒的内腔中,所述升流进水管的底端间距于汇流筒底端的进水口设置,所述升流进水管的顶端低于汇流筒的顶端,且所述升流进水管的顶端管体穿过所述汇流筒的壁体向外伸出且与升流出水管连通,所述升流出水管对应设置于提取液收集容器内设置;
当汇流筒内淋溶溶液液面在低于渗流进水管的最高点的状态下,所述汇流筒和升流进水管内的液面通过土壤淋溶腔的内压向上流动;
当汇流筒内淋溶溶液液面在漫过渗流进水管的最高点的状态下,所述升流管内进行虹吸作用,所述汇流筒内的淋溶溶液通过升流管向外自动抽离,直至所述汇流筒内的液面低于升流进水管的底部进水端;且所述汇流筒内的淋溶溶液液面在高于升流进水管的进水端与低于升流进水管的出水端之间区域内周期性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升流出水管的出水口设置有浮升封堵组件,所述浮升封堵组件封堵或导通所述升流出水管的出水口设置;所述汇流筒的顶端为开口设置,且所述汇流筒的顶端低于土壤淋溶腔的高度,所述汇流筒的顶端与回流管的进液端连通设置,所述回流管的管路上设置有水泵,所述回流管的出液端连通于喷淋组件的进水端设置;当所述浮升封堵组件封堵升流出水管出水口的状态下,所述汇流筒内的淋溶溶液液面向上升高,且淋溶溶液通过回流管回流至喷淋组件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小娟,未经张小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59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钒酸盐酪蛋白复合物在制备降糖药物中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湿法熄焦装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