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潜流带野外示踪实验示踪剂自动投放装置及其实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16241.0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21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明;金光球;郝永飞;陈鹤翔;张向洋;张欢;李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G05D2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梁耀文 |
地址: | 2111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潜流 野外 实验 示踪剂 自动 投放 装置 及其 实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潜流带野外示踪实验示踪剂自动投放装置,包括遥控船;所述遥控船内设置有依次连接的示踪剂存储感应系统、高压微流量泵送系统和示踪剂投放注射系统,所述高压微流量泵送系统和示踪剂投放注射系统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遥控船尾端设置有岸边测距校准系统。其具体实施方法包括:提前向示踪剂存储系统补充示踪剂及其混合溶液,打开示踪剂存储开关,适当调整可伸缩注射杆伸缩初始长度,开启高压微流量泵及高压微流量泵处理器,然后在岸边遥控小船至设定好的位置,向河流潜流带中释放给定浓度和剂量的示踪剂。本发明可以在河流潜流带中投放一定浓度和剂量的示踪剂,为潜流带潜流交换野外示踪实验的监测提供研究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河流潜流带潜流交换野外示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潜流带野外示踪实验示踪剂自动投放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河流水生态环境研究的深入,潜流带作为河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的区域,其中进行着极其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越来越多的学者针对潜流带进行的潜流交换展开研究。以往大部分学者开展研究主要通过室内循环水槽来简化和模拟各种条件下的潜流交换过程,野外示踪实验受人力、财力、物力等限制而受到较多困难,但野外实验是检验理论可行性的有力手段和方法,因此在进行野外实验时,能够采用一种快速、便捷、准确、可调控的示踪剂投放装置,会使之后的潜流带潜流交换过程野外示踪实验事半功倍。
国内目前鲜有关于潜流带潜流交换野外观测示踪剂投放装置的专利,以往野外实验多受现实条件制约,需要根据野外示踪实验的要求频繁的更换示踪剂以及其投放装置,增加了实验的成本,有些投放装置操作比较繁杂,难以实现自动控制投放示踪剂的浓度值和剂量的多少,很难实现实验要求的标准,导致误差较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潜流带野外示踪实验示踪剂自动投放装置及其实施方法,能够实现多点、同时、同量投放示踪剂,为河流潜流带潜流交换过程研究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撑。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潜流带野外示踪实验示踪剂自动投放装置,示踪剂存储感应系统、高压微流量泵送系统、示踪剂投放注射系统、岸边测距校准系统、管道和遥控小船;所述遥控小船内设置有依次连接的示踪剂存储感应系统、高压微流量泵送系统和示踪剂投放注射系统,所述高压微流量泵送系统和示踪剂投放注射系统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遥控小船尾端设置有岸边测距校准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示踪剂存储感应系统由示踪剂储存容器,示踪剂浓度传感器,示踪剂存储感应系统开关构成;所述示踪剂储存容器底部外侧设置有示踪剂浓度传感器,所述示踪剂存储感应系统开关设置在示踪剂储存容器外壁上并与高压微流量泵送系统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示踪剂储存容器内设置有示踪剂混合溶液池阀门,示踪剂混合溶液池阀门控制器,示踪剂混合溶液池和示踪剂池;所述示踪剂储存容器内部设置有螺旋式多孔混合管,所述螺旋式多孔混合管顶部设置有示踪剂混合溶液池阀门,所述示踪剂混合溶液池阀门上设置有示踪剂混合溶液池阀门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高压微流量泵送系统由高压微流量泵处理器,高压微流量泵和高压微流量泵连接法兰构成;所述高压微流量泵处理器与高压微流量泵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高压微流量泵两侧设置有高压微流量泵连接法兰。
进一步的,所述示踪剂投放注射系统由注射装置固定法兰、气压伸缩注射杆和示踪剂微孔注射头构成,所述示踪剂微孔注射头设置在气压伸缩注射杆底部,所述示踪剂微孔注射头外壁上设有示踪剂注射头部微孔,示踪剂微孔注射头上设置有注射器头部压力感应装置,示踪剂微孔注射头内壁上设有尼龙网。
进一步的,所述示踪剂微孔注射头为点式示踪剂微孔注射头。
进一步的,所述示踪剂微孔注射头为排式示踪剂微孔注射头。
进一步的,所述岸边测距校准系统由船体信号发射装置和岸边测距仪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注射装置固定法兰由四个螺栓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62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