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渔网坠制造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7078.X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3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宇梁 |
主分类号: | B28B11/08 | 分类号: | B28B11/08;B28B17/00 |
代理公司: | 淄博川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75 | 代理人: | 高鹏飞 |
地址: | 2551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渔网 制造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渔网坠制造设备,包括数控台,数控台分别与工位盘系统、胚料夹取系统、弧形加工系统和首尾加工系统连接,工位盘系统设有工位盘、穿刺杆和工位盘电机,胚料夹取系统设有胚料夹、第一夹取机构、第一回转气缸和轨道装置,弧形加工系统设有第一双作用气缸和弧形刀,首尾加工系统设有渔网坠夹、第二回转气缸、第二抓取机构和第二双作用气缸。本发明设计严谨、合理,全部过程均为自动生产,不需要额外人工操作,可有效节省人工成本;各系统之间由数控台协调,统一操作,系统之间配合严谨,成品率高;三个穿刺杆同时工作,不间断生产,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渔网坠制造设备,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渔网的边缘都有渔网坠,渔网坠是重要的捕鱼辅助设备。渔网坠分为铅坠和陶瓷坠,铅坠易污染环境,因此,陶瓷渔网坠使用较为广泛。目前的陶瓷渔网坠生产大多为人工生产加工,耗费人工,增加了人工成本,并且生产效率低、报废率高,生产出的渔网坠表面不光滑。现有的陶瓷渔网坠加工设备大多结构复杂,设备成本高,并且操作复杂,操作人员需要进行岗前培训才能顺利操作设备。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陶瓷渔网坠制造设备,以解决上述不足。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陶瓷渔网坠制造设备,包括数控台,数控台分别与工位盘系统、胚料夹取系统、弧形加工系统和首尾加工系统连接;
工位盘系统包括工位盘电机和工位盘,工位盘电机和工位盘通过连动轴连接,工位盘上设有三个穿刺杆,穿刺杆末端设有传动轮,三个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与传动带电机的电机轮连接,穿刺杆上设有锉头刀;
胚料夹取系统包括滑轨和胚料夹,胚料夹与第一夹取机构连接,第一夹取机构与第一回转气缸连接,第一回转气缸与轨道装置连接,轨道装置设置在滑轨上;
弧形加工系统包括第一双作用气缸,第一双作用气缸的活塞杆末端设有弧形刀;
首尾加工系统包括第二双作用气缸,第二双作用气缸与第二回转气缸连接,第二回转气缸与第二夹取机构连接,第二夹取机构与渔网坠夹连接。
优选的,穿刺杆的起始端为圆锥形,方便穿入胚料。
优选的,胚料夹由两个半圆柱体组成,胚料夹的夹口闭合后的中空部分为圆柱体,胚料为圆柱体,胚料夹需要将胚料夹取并穿入到穿刺杆上。
优选的,渔网坠夹由两个半椭圆体组成,渔网坠夹的夹口闭合后的中空部分为椭圆体,经过弧形加工后的胚料类似椭圆体,渔网坠夹需要将弧形加工后的胚料夹取并进行首尾两端的削平加工。
优选的,胚料夹取系统下方设有胚料传送带,通过胚料传送带输送胚料,可以减少人工,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的,首尾加工系统下方设有渔网坠传送带,完成加工后,可以通过渔网坠传送带将渔网坠运输至下一道工序处。
优选的,穿刺杆在工位盘上形成等边三角形,工位盘电机与工位盘的连接点位于穿刺杆形成的等边三角形中心,通过工位盘电机,将工位盘旋转120°即可将穿刺杆上的胚料转至下一工位处,如此循环,可以连续生产加工。
工作原理及过程:
胚料运送至胚料夹取系统,胚料夹在第一夹取机构驱动下夹取胚料,第一回转气缸旋转,使胚料夹夹取的胚料正对穿刺杆,轨道装置行进,将胚料穿刺至穿刺杆,工位盘旋转120°,将胚料转至弧形加工系统处。
第一双作用气缸推进,使弧形刀慢慢靠近胚料,对胚料侧面进行弧形加工,加工完成后第一双作用气缸收缩,带动弧形刀远离胚料,工位盘旋转120°,将胚料旋转至首尾加工系统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宇梁,未经张宇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70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服装生产用传送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车船迫停的X波段高功率微波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