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7183.3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9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宋秀顺;刘尊安;刘庆;王玉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17/06 | 分类号: | D06F17/06;D06F39/00;D06F39/08;D06F3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张则武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洗衣机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衣物处理桶;供气机构,向衣物处理桶进气,且具有与衣物处理桶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上设置有用于防止衣物处理桶内的水逆流到供气机构的止逆结构。在洗涤和\或漂洗程序中,控制所述供气机构开启,同时控制所述止逆结构保持可阻止所述衣物处理桶内的水逆流至供气机构的工作状态。本发明提供的洗衣机在衣物处理桶内形成竖直方向翻滚的涌动洗涤水流,提高了衣物的洗涤效果,缓解了传统洗涤方式中衣物缠绕的现象和衣物磨损严重的现象,且有效地避免内桶中的水在排水或者异常的情况下倒流到供气机构中,造成供气机构损坏的现象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衣物处理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波轮洗衣机,洗涤原理是模仿人手工搓洗衣物而发展起来的,产生机械作用的主要部件是波轮,位于衣物处理桶的桶底。洗衣机通过电脑程控器控制洗衣机电机按照设定的转停比,间歇性进行正反运转,形成涡卷水流来洗涤衣物。
然而这种水流在波轮外侧速度较快,内侧较慢,衣物随着水流不断地旋转、翻滚,不停地向中心挤压,就产生了缠绕。现有洗衣机洗涤方法在衣物处理桶内形成环形的洗涤水流,水流形式单一,洗涤效果一般,且仅仅通过波轮驱动洗涤水形成的洗涤水流容易使衣物缠绕,磨损严重。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洗衣机,内桶底部增加气体流入,在衣物处理桶内形成涌动洗涤水流,提高了衣物的洗涤效果,且缓解了传统洗涤方式中衣物缠绕的现象和衣物磨损严重的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洗衣机,包括:
衣物处理桶;
供气机构,向衣物处理桶进气,且具有与衣物处理桶连通的进气通道;
所述进气通道上设置有用于防止衣物处理桶内的水逆流到供气机构的止逆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衣物处理桶包括可转动的内桶和用于盛水的外桶,所述进气通道包括连通在所述供气机构的出口端和所述内桶和/或外桶底部的进气管路,所述止逆结构为设置在所述进气管路上的止逆阀。
进一步的,所述内桶上设有连通口,所述进气通道还包括一设置在外桶内具有腔室的连通部,所述连通部具有与供气机构的出口端连通的进口和与内桶连通口连通的出口,所述止逆阀设置在连通于所述供气机构的出口端和所述连通部的进口之间的进气管路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通部上设置有多个进口,所述进气管路包括连接在供气机构出口端的主进气管路和主进气管路分支出的多个分支进气管路,多个分支进气管路与连通部的多个进口分别连通,所述止逆阀设置在主进气管路上。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路上连接有可将进气通道内的水排出的供气排水管路,所述供气排水管路连接在位于止逆阀与内桶和/或外桶底部之间的进气管路上;优选的,所述供气排水管路连接在靠近所述止逆阀侧的进气管路上。
进一步的,所述外桶底壁上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接有洗衣机排水管路,所述供气排水管路的出水口连接在所述洗衣机排水管路上,并与所述洗衣机排水管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供气排水管路上设置有供气排水阀,在位于所述供气排水管路的出水口与所述外桶的排水口之间的洗衣机排水管路上设置有洗衣机排水阀;或者,在所述供气排水管路与所述洗衣机排水管路连接位置处设置有三通阀。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内桶底部的波轮,所述波轮内设置有连通所述内桶连通口和内桶内部腔室的通道,所述通道包括设置在波轮上表面的多个喷射孔;
所述多个喷射孔设置在波轮的中心位置;或者,沿着波轮的外边缘周向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71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发光二极管及其封装方法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