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流充电即插即充的匹配方法、装置和充电运营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7238.0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5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梁晓芳;白健;柴宏根;王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8 | 分类号: | B60L53/68;B60L53/66;B60L53/65;B60L53/60;B60L5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流 充电 即插即充 匹配 方法 装置 运营 平台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流充电即插即充的匹配方法、装置和充电运营平台,涉及汽车充电技术领域。该交流充电即插即充的匹配方法,包括:充电运营平台给充电车辆下发随机鉴权码,所述充电车辆根据时钟脉冲编码规则对所述随机鉴权码进行解码;所述充电运营平台接收所述充电车辆的车辆识别号码和解码后的随机鉴权码;在所述充电运营平台对上传的信息校验成功后并对所述充电车辆进行充电。本发明增加了平台、车和桩的验证,通过物理链路的信息传递,实现车桩的一一匹配;采用时钟脉冲信号编码规则的变换来实现验证码的传输,避免了交流充电桩的即插即充验证不完全存在被偷电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交流充电即插即充的匹配方法、装置和充电运营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已经实现交流充电桩的即插即充,但在实际使用中还是会有一些漏洞,即被偷电的风险。市场上现有的即插即充交流充电桩的设计方案是采用车、桩、车云端和桩云端之间互通,用来解决扫码刷卡繁琐等问题,提高充电便利性。这种方式在通常情况下可正常实现即插即充功能,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会出现车桩验证不完全,如果这一漏洞被恶意使用,则违背了即插即充功能设计时的初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流充电即插即充的匹配方法、装置和充电运营平台,以解决交流充电桩的即插即充验证不完全存在被偷电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流充电即插即充的匹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充电运营平台给充电车辆下发随机鉴权码,所述充电车辆根据时钟脉冲编码规则对所述随机鉴权码进行解码;
所述充电运营平台接收所述充电车辆的车辆识别号码和解码后的随机鉴权码;
在所述充电运营平台对上传的信息校验成功后并对所述充电车辆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运营平台存储有:
已绑定的充电车辆的车辆识别号码和已绑定的交流充电桩的桩编码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运营平台给充电车辆下发随机鉴权码,包括:
所述充电运营平台获取交流充电桩的充电枪的连接状态和交流充电桩的桩编码信息;
通过所述连接状态和所述桩编码信息,所述充电运营平台并对所述交流充电桩下发随机鉴权码;
所述交流充电桩通过时钟脉冲线路将所述随机鉴权码发送给充电车辆。
进一步地,若所述交流充电桩获取的所述连接状态未连接,所述交流充电桩的时钟脉冲电压为第一预设电压;
若所述交流充电桩获取的所述连接状态已连接,所述交流充电桩的时钟脉冲电压由所述第一预设电压变为第二预设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车辆根据时钟脉冲编码规则对所述随机鉴权码进行解码,包括:
所述充电车辆查询时钟脉冲编码规则并对所述随机鉴权码解码、存储,并查询车辆识别号码;
其中,当所述随机鉴权码进行解码时,所述交流充电桩由所述第二预设电压变为所述第一预设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时钟脉冲编码规则,包括:
所述交流充电桩发送所述鉴权码的频率为1kHZ;
所述时钟脉冲线路发送的脉冲宽度调制为占空比5%的信号,且所述占空比5%的信号的周期为1ms;
根据所述占空比5%的信号的周期个数定义发送数据包的包头及内容。
进一步地,在所述充电运营平台对上传的信息校验成功后并对所述充电车辆进行充电,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72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