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简易茶园水肥管理一体化装置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7358.0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9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敏;王润贤;徐超;汤茶琴;李园莉;葛晋纲;张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A01G25/02;B01D29/5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丁静静 |
地址: | 212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茶园 水肥 管理 一体化 装置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易茶园水肥管理一体化装置,包括:蓄水池、肥料池、主管道、若干分支管、若干滴灌带,所述的蓄水池、肥料池分别与主管道连接,所述蓄水池与主管道之间设有第一过滤器和第一水阀,所述肥料池与主管道之间设有第二过滤器和第二水阀,所述的主管道通过分支管与滴灌管连接;所述分支管上设有第三水阀,所述滴灌带上设有第四水阀。本发明直接把茶树所需要的肥料随水均匀的输送到植株的根部,作物“细酌慢饮”,大幅度地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可减少50%的肥料用量,节约用水30%‑40%,具有提高新栽茶园的成活率、减轻病害、节本增效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茶园水肥管理一体化装置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茶,源于中国,历经5000余年传承与发展,因其天然、健康、文化魅力,已成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目前,全世界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茶树和生产茶叶,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30亿人口喜欢饮茶,世界人均茶叶年消费量约为0.9千克。
水肥一体化技术,指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此技术
茶园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对茶叶水肥需求进行科学调控,使其达到高产、稳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该技术的应用,与常规施肥相比,每亩减少用水30㎡、减少用肥量15㎏,精确控制了灌水量、施肥量;与常规管理相比,水肥一体化设施的小区平均芽长增长12%,芽头密度增加3.8%;每亩平均减少了2个劳动力,节本增效近千余元,经济效益显著,即可节约水资源,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又可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
现有技术中,水肥一体化存在局限性,原因在于其一,由于其属于设施施水肥,滴灌成套设备造价成本高,前期一次性投资成本较大;其二,其专业性较强,对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要求较高,需对其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其三,管道滴水情况与调节较困难,对肥料的溶解度要求较高。总之,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项先进的节本增效的实用技术,在有条件的农区只要前期的投资解决,又有技术力量支持,推广应用起来将成为助农增收的一项有效措施。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易茶园水肥管理一体化装置及其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茶园用工量大、成本投入高、茶园用水、用肥用药量大的难题。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简易茶园水肥管理一体化装置,包括:蓄水池、肥料池、主管道、若干分支管、若干滴灌带,所述的水泵房、肥料池分别与主管道连接,所述蓄水池与主管道之间设有第一过滤器和第一水阀,所述肥料池与主管道之间设有第二过滤器和第二水阀,所述的主管道通过分支管与滴灌管连接;所述分支管上设有第三水阀,所述滴灌带上设有第四水阀,所述滴灌带的直径为15mm,所述肥料池通过管道与蓄水池连接,所述管道上设有补水阀。所述的蓄水池与蓄水池控制器连接。所述的废料池与肥料池控制器连接。
有益效果: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
1.节水省肥:滴灌水肥一体化,直接把茶树所需要的肥料随水均匀的输送到植株的根部,作物“细酌慢饮”,大幅度地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可减少50%的肥料用量,水量也只有沟灌的30%-40%。
2.提高新栽茶园的成活率: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新栽茶园成活率高达97%以上,节约成本,达到节本增效的效果;而没有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新栽茶园其成活率仅90%左右,茶苗成活率显著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73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