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镀银粉煤灰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8546.5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8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左然芳;陈静允;董阳;卓锦德;梁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3C18/18 | 分类号: | C23C18/18;C23C18/44;H01B1/16;H05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依云;乔雪微 |
地址: | 10001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镀银 粉煤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镀银粉煤灰复合材料,包括粉煤灰内核以及镀在粉煤灰内核表面的银层,所述粉煤灰内核的平均粒径为1-50μm,优选为10-40μm,所述银层的厚度为20nm以上;
优选地,所述镀银粉煤灰复合材料的电阻率不大于10-4Ω·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粉煤灰内核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a)使用碱液对第一粉煤灰颗粒进行表面碱处理,得到第二粉煤灰颗粒;
(b)将第二粉煤灰颗粒与硅烷化试剂接触进行硅烷改性,得到粉煤灰内核。
3.一种制备镀银粉煤灰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1)使用碱液对第一粉煤灰颗粒进行表面碱处理,得到第二粉煤灰颗粒;
(2)将第二粉煤灰颗粒与硅烷化试剂接触进行硅烷改性,得到粉煤灰内核;
(3)在粉煤灰内核的表面进行镀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硅烷化试剂选自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粉煤灰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50μm,优选为10-40μm。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碱液中的碱选自NaOH、KOH和氨水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碱液的浓度为0.05-5mol/L;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表面碱处理的条件包括:温度为5-45℃,时间为0.1-10h;优选地,温度为15-35℃,时间为0.5-6h。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2)中,所述硅烷化试剂与第二粉煤灰颗粒的质量比为1:(1-1000),优选为1:(1-500)。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2)中,所述接触的条件包括:温度为20-90℃,时间为0.2-6h;优选地,温度为30-80℃,时间为0.5-2.5h。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3)中,所述镀银的过程包括:将粉煤灰内核与银氨溶液、甲醛溶液进行接触。
10.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镀银粉煤灰复合材料和/或权利要求3-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得的镀银粉煤灰复合材料在导电填料、电磁屏蔽材料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未经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854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积木连接件
- 下一篇:料槽锁紧装置和3D打印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