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预防感冒的姜糖紫苏米糕的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9793.7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4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燕;孙璐;王萌;张晓伟;陈军;刘红开;朱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7/10 | 分类号: | A23L7/10;A23L29/30;A23L33/10;A23L33/105;A23P30/25;A23P20/18;A23P20/15;A23L3/347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预防 感冒 紫苏 米糕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食品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预防感冒的姜糖紫苏米糕的制作工艺。该制作工艺通过以下步骤完成:首先将配料混匀,然后加入到反应釜中进行处理,形成糊状糕团直接流入3D打印机原料筒中进行3D打印即可。本发明选取的安丘老姜在加工领域应用较少,此类口味的米糕缺乏。本发明加工中保留了姜皮,制备的紫苏米糕口感好,丰富产品的口感,同各原料协同作用,延长食品保存期,增加其商业价值,制备的米糕持水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预防感冒的姜糖紫苏米糕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米糕是我国传统的小吃之一,在汉代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来蒸成,加工制作方便,耐贮藏,食用方法多样,古今中外备受欢迎,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健康饮食有效预防疾病成为人们对食物首选的条件之一。而食用米糕之季,正值冬天,而冬季冷空气流感增多,人们易感染风寒,风寒食疗中记载姜糖紫苏饮可有效预防风寒感冒,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散寒的功效,也可用于治疗患有恶心、呕吐等症的胃肠型感冒。综上所述,将米糕与紫苏饮二者结合形成具有预防感冒功效的药膳小食品,适应季节变化,更好的提高食品品质。
随着现代工业化发展,3D打印技术是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基于3D数字模型将不同的材料整合在一起取决于化学反应或相变。3D打印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为创造复杂创新的产品提供了绝佳的机会,通过计算机的辅助设计,创建具有多种口味和形状的食品,并且具有特定的功能性,通过打印制成的米糕,形状结构稳定不易破碎且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设置,食用时带来更好的视觉冲击,提高就餐者的食欲,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生活节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市场空白,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预防感冒的姜糖紫苏米糕制作工艺,以改善米糕的加工工艺和口味,同时保留了原有的口感。本发明运用前沿技术进行突破与创新,不仅延长了产品的保质期,同时提升了米糕的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预防感冒的姜糖紫苏米糕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姜糖紫苏米糕的配料混合均匀;
(2)反应釜处理:将过筛后的粉料和水一起投放到反应釜中,启动机器进行加热搅拌10-20分钟,转速为150-300转/分,温度为100-150℃,出料口与3D打印机的原料筒相连接,搅拌形成成熟糊状糕团直接流入3D打印机原料筒中;
(3)开启3D打印机,将3D打印机中的模型分层信息调整为直径5cm半球体,打印机以螺旋上升的方式进行打印,将原料筒中混合液挤出于其可移动的工作平台上,同时成型剂A的混合物附着在原料上形成厚度小于100微米的透明薄膜,制得中间成型材料,启动3D打印机的喷雾筒将成型剂B均匀喷涂于刚挤出的中间成型材料上,在原料表面形成硬质糖薄层,即打印完成;重复上述步骤,最终堆叠出三维实体食物,打印工作台温度20-40℃,原料筒与成形剂A保持45-55℃。
本发明制备的姜糖紫苏米糕的配料具体为:糯米粉5-8份、粘米粉1-15份、水10-20份、生姜3-6份、紫苏叶3-6份、红糖10-20份。
上述生姜、紫苏叶为生姜、紫苏叶的超微粉。
本发明所使用的生姜超微粉为将生姜清洗干净后,直接进行研磨,然后将姜泥中加入鸡蛋蛋清,搅拌均匀后静置20-30min,然后将混合物料进行冷冻干燥,进行超微粉碎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姜泥和鸡蛋蛋清的质量比为5:1。
进一步的,所述成型剂A为海藻酸糖、芦荟提取物及水按照质量比1:3: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97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