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钴基金属有机框架物双重放大苝四羧酸信号构建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20184.3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81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宋先震;魏琴;罗川南;范大伟;任祥;孙晓君;邵鑫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7/327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赵凤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基金 有机 框架 双重 放大 羧酸 信号 构建 电化学 发光 传感器 方法 | ||
1.一种基于钴基金属有机框架物双重放大苝四羧酸信号构建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直径为4 mm的玻碳电极用三氧化二铝泥浆抛光得到镜状表面,并用超纯水冲洗干净;将处理好的电极浸入质量分数为1%的HAuCl4中,在-0.2 V的恒定电压下电沉积一层AuNPs,沉积时间为30 s;将沉积完毕的电极浸入50 ng/mL的HGC溶液中2 h,以通过金硫键结合一定量的HGC;将8 μL 5 μg/mL的Ab1滴涂于电极表面,在4 ℃下进行孵化;将3 μL质量分数为1 %的牛血清白蛋白滴涂于电极表面,以封闭Ab1上非特异性活性位点;将5 μL不同浓度的Aβ滴涂于电极表面,4 ℃下孵化1 h;将8 µL 4 - 6 μg/mL的Ab2-Au-PTCA@ZIF-67滴涂于电极表面,4 ℃下孵化2 h,即实现了基于钴基金属有机框架物双重放大苝四羧酸信号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构建;
如上所述电化学发光传感器构建过程中,每一步都需将修饰后的电极用超纯水轻轻冲洗,以去除未完全结合的生物分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钴基金属有机框架物双重放大苝四羧酸信号构建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方法,所述苝四羧酸和钴基金属有机框架物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将0.1 g苝四羧酸二酐分散在50 mL的NaOH溶液中,搅拌至其完全溶解;随后,将稀释后浓度为1 M的HCl溶液缓慢加入到上述溶液中,至其颜色从黄绿色变为红色为止;接下来,将上述混合溶液离心并用超纯水和乙醇交替洗涤,洗涤至其pH为7.4;最后,将获得的苝四羧酸分散在超纯水中备用;
将5 mM的Co(NO3)2和20 mM的2-甲基咪唑分别溶解在含有甲醇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其中甲醇和乙醇的体积比为1:1;随后,将上述得到的两种溶液混合,溶液颜色迅速变为紫色,混合完毕后,将所得混合物静置24 h;最后,通过离心和甲醇洗涤获得ZIF-67,并将其溶于超纯水中备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钴基金属有机框架物双重放大苝四羧酸信号构建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方法,所述Ab2-Au-PTCA@ZIF-67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首先,将制得的ZIF-67溶于甲苯中,然后将1 mL 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其中,超声处理50 min;随后,将所得混合溶液转移至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在90 ℃下反应24 h,得到氨基化的ZIF-67;接下来,将2 mL包含40 mM的EDC和10 mM的NHS混合溶液加入5 mL制得的苝四羧酸溶液中,在4 ℃下反应1 h,然后与5 mL 氨基化的ZIF-67反应;随后,在磁力搅拌下将1 mL质量分数为1 %的HAuCl4溶液和20 mg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其中,搅拌12 h后,加入4 mL 50 mM的柠檬酸钠溶液和微量NaBH4,进一步搅拌12 h,再将所得混合溶液离心洗涤去除未结合的Au NPs,并将其溶于pH为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最后,将牛血清白蛋白和Ab2依次加入上述溶液中,在4 ℃下孵育12 h,即成功制备了Ab2-Au-PTCA@ ZIF-6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钴基金属有机框架物双重放大苝四羧酸信号构建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方法,所述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测试条件,其特征在于:
将银/氯化银电极作为参比电极、铂丝电极作为对电极、所构建传感器作为工作电极构建三电极体系;将上述三电极连接在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暗盒中,并将电化学工作站和化学发光检测仪连接在一起,光电倍增管高压设置为600 V,扫描电压设置为-1.6 - 0 V,扫描速率设置为0.1 V/s;使用10-100 mmol/L的K2S2O8溶液作为检测底液,基于三电极体系检测电化学发光信号;所述K2S2O8溶液,pH为6.5 - 8.5,利用10 - 100 mmol/L的K2S2O8和100mmol/L的KCl溶于0.1 M的磷酸盐缓冲溶液配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018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