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氯盐高氨氮高有机物的高浓废水处置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20704.0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3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林青山;郭刚;王宗平;李昭陵;陈磊;徐冬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2;C02F101/1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兆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08 | 代理人: | 郝彦东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氯盐高氨氮高 有机物 废水 处置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氯盐高氨氮高有机物的高浓废水处置方法及系统,通过氯离子高效电解系统对高浓废水脱出氯离子和氢离子,不但去除了腐蚀性较强的氯离子,同时高浓废水呈现强碱性,达到高浓废水中的氨氮会以氨气的形式大量的溢出回收氨气;高浓水会在转鼓液膜蒸发系统的反应器上会形成薄的高效液膜蒸发层,蒸发出来的水分进入两级冷凝系统,冷凝后的水进入到常规EGSB中降解处理;在转鼓液膜蒸发系统中产生的固体高温热解产生的盐和碳混合物溶于水过滤使盐和碳分离,利用重结晶回收水体中的盐,实现了近零排放。本发明对高浓水的处置达到了资源化、无害化,同时为后续常规污水处理系统降低了困难,保证了后续工艺的稳定性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氯盐高氨氮高有机物的高浓废水处置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90%以上的生产性企业都面临着高含盐、高氨氮、高浓度有机废水难处理问题,特别是化工行业,平均每天会产生20吨的高浓废水。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8年,我国的废水排放总量为708.8亿吨,其中高浓废水占600万吨。该类废水来源于生产过程废水、车间的清洗废水、反应釜的冲洗废水以及多种酸碱残液混合液的复杂情况。这类高浓废水因高含盐(100000~300000mg/L)、高氨氮(3000~10000mg/L)以及高有机物(COD 50000~400000mg/L),造成的危害较大,环保部门将这部分水作为危废来处理,现阶段能处理这类高浓废水的工艺主要有焚烧和填埋,而这些处理方式会给企业带来巨额的处置费用。但是企业直接将这部分高浓废水排入到常规的水处理系统中,很容易导致企业的污水处理系统崩溃。特别是高浓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盐,污水中的盐含量超过了5000mg/L就会导致生化系统出现不稳定。而大部分高浓水中的盐含量都在100000~300000mg/L,会大幅度提高污水处理系统中盐的含量,导致生化系统的崩溃,因此从源头治理高浓废水是必要的。
处理高浓废水目的是将高浓废水中的水分进行分离,盐和有机物去除。处置高浓废水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高浓水含有大量的盐损害后续处理工艺设备:特别是因为化工行业大量的采用盐酸作为酸碱的中和调节试剂以及反应试剂,导致高浓废水中含有的大量的氯盐,氯离子对钢铁材料有很强腐蚀性,所以水分蒸发设备和高温设备都对氯离子有严格的要求,例如:焚烧设备要求氯离子不能超过8%。2)在高有机物的体系下除去水分:因为高浓废水会逐渐变得很粘稠,蒸发水蒸气产生气泡很容易引起爆沸,需采用安全合理的处置方式。3)处置高浓水中的有机物,直接填埋这部分有机物不仅仅会会污染环境,同时也是能源的浪费。4)高浓废水中的高氨氮处理:高氨氮成分会为后续的生化处理带来极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氯盐高氨氮高有机物的高浓废水处置方法及系统,利用氯离子高效电解系统对高浓废水脱出氯离子和氢离子产生氢气和氯气以去除了高浓废水中的氯离子;电解出氢离子和氯离子后,再利用溶液的强碱性的特性,在脱氨系统中对溶液加热,使得高浓水中的氨氮以氨气的形式溢出进入氨气回收系统;再将剩余带有盐和有机物的废水加入到转鼓液膜蒸发系统中,在反应器上会形成薄高效液膜蒸发层,蒸发出来的水分进入两级冷凝系统,冷凝后的水进入到常规的生化系统EGSB中;在转鼓液膜蒸发系统中产生的固体主要含有盐和有机物,将这部分固废加入到高温热解系统中对有机物脱出减量,剩余的固体为盐和碳的混合物。将混合物溶于水过滤就可实现盐和碳的分离,利用重结晶回收水体中的盐,盐和碳都可作为产品,整条工艺路线实现了近零排放。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对高浓水的处置达到了资源化、无害化,同时为后续常规污水处理系统降低了困难,保证了后续工艺的稳定性特点。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氯盐高氨氮高有机物的高浓废水处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氯离子高效电解系统处理废水脱除氯离子,回收氢气和氯气,得到强碱性废水;
2)在脱氨系统中加热强碱性废水以氨气形式回收氨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07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现私人实时订制视觉内容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泛碱水泥砂浆及养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