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泛碱水泥砂浆及养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0708.9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3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胡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园林绿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E01C7/14;E01C23/03 |
代理公司: |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郑文涛 |
地址: | 31002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碱水 砂浆 养护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泛碱水泥砂浆及养护方法,水泥砂浆的组份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砂、超细硅粉、凹凸棒粉、膨润土、纤维素醚;在硬质铺装施工完成后,马上于铺装材料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本发明所配置的防泛碱水泥砂浆可以在保证水泥设计强度和经济性的基础上,降低水泥砂浆后期的泛碱现象,而施工后的薄膜覆盖法,可以加速水泥砂浆内部结构的发育,加速提高水泥砂浆内部孔道的闭合量,从而从根本上减轻泛碱现象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泥砂浆,具体是一种防泛碱水泥砂浆及养护方法。
背景技术
采用湿贴法安装的硬质铺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反复遭遇雨水或潮湿天气,硬质铺装表面及缝隙等地方容易出现泛碱现象,常年反复不褪,严重影响建筑工程观感质量,对硬质铺装内部各层之间的粘结强度也有很大的影响。泛碱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1)水泥、砂及外加剂等材料中含有可溶性的盐和碱;(2)水泥制品中存在许多孔隙,具有一定的含水率;(3)可溶性的盐和碱,随水分经孔隙向表面迁移,并在表面析出或与空气中的CO2等反应生成白色沉积物。传统的泛碱处理方法主要分为三类:(1)隔水处理,在硬质铺装表面或水泥砂浆底面涂一层隔水剂,但由于会影响砂浆的粘结强度以及硬质铺装的防水层容易失效,导致效果不理想;(2)降低含碱量,但由于单纯降低含碱量对水泥砂浆的强度有较大影响,所以效果也不理想;(3)定期处理表面,但由于治标不治本,后期的维护成本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泛碱水泥砂浆及养护方法,从砂浆强度和经济性两个角度研发防泛碱水泥砂浆的配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泛碱水泥砂浆,水泥砂浆的各组分和重量份数为:水泥200~250份,砂400~750份,超细硅粉50~80份,凹凸棒粉10~15份,膨润土3~10份,纤维素1~2份。
所述的水泥是普通硅酸盐42.5水泥;所述的砂为天然中粗河砂;所述的超细硅粉为非结晶相无定形圆球状,比表面积>20m2/g,活性指数>90%的灰白色粉末;所述的凹凸棒粉为原矿凹凸棒石粘土在400℃~850℃下煅烧1h~4h所得;所述的膨润土的PH<8;所述的纤维素2万~10万粘度。
所述的一种防泛碱水泥砂浆的养护方法为:硬质铺装完成后,马上覆盖塑料薄膜贴面。
本发明水泥砂浆种的各组分作用机理如下:
硅粉:当把硅粉掺入砂浆中后,硅粉和水接触,部分小颗粒迅速溶解,溶液中富Si02贫Ca的凝胶在硅粉粒子表面形成附着层,经过一定时间后,富Si02和贫Ca凝胶附着层开始溶解和水泥水化产生的Ca(OH):反应生成C—S—H凝胶。掺入硅粉可以改变混凝土的一些重要物理性能指标,硅粉颗粒可以填充相对较大的水泥颗粒的孔隙,减少孔隙的体积。
凹凸棒粉:经过高温煅烧后的凹凸棒石粘土粉掺入砂浆后,能显著地提高砂浆的抗压强度、粘结强度和抗渗压力等。煅烧处理后的凹凸棒石粘土内产生了大量的活性氧化硅和活性氧化铝,具有很高的活性效应,因此对砂浆产生了很高的增强作用。凹凸棒粉加入砂浆可以大大减少水泥水化反应产物中的Ca(OH)2浓度,同时可以很好的改善砂浆的孔径结构,从而大幅度的提高其强度和抗渗性能。
膨润土:膨润土加入砂浆中,在水泥水化过程中,水化产物针状钙矾石与膨润土中的蒙脱石较好的结合在一起,蒙脱石层状结构的剥离能有效的填充水泥水化过程中孔隙。蒙脱石也参与了水泥水化反应,并与水化产物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更加致密的结构,提高整体防渗能力。
纤维素醚:纤维素醚加入砂浆中,羟基和醚键上的氧原子与水分子缔合成氢键,使游离水变成结合水,起到保水作用,可保证水泥水化时具有足够的水。纤维素醚还有保护胶体的作用,克服了固体颗粒絮凝,使水泥砂浆具有更高的粘度,浆体不易分层,提高砂浆的和易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园林绿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市园林绿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07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