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驱动桥减壳粗镗差速器轴承孔刀杆工装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20913.5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8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胡义华;黄满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7/00 | 分类号: | B23B47/00;B23B41/00;B23Q7/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薛端石 |
地址: | 344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驱动 桥减壳粗镗 差速器 轴承 孔刀杆 工装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驱动桥减壳粗镗差速器轴承孔刀杆工装,包括与电机连接的动力箱,与动力箱输出端连接的刀杆,刀杆上安装左镗刀组和右镗刀组,左镗刀组包括固定在刀杆上的第一左镗刀和第二左镗刀,右镗刀组包括固定在刀杆上的第一右镗刀和第二右镗刀,刀杆的侧面安装液压夹具,工件通过液压夹具夹持固定,左镗刀组位于夹持工件的左侧,右镗刀组位于夹持工件的右侧;一种汽车驱动桥减壳粗镗差速器轴承孔刀杆工装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电机通过动力箱驱动刀杆旋转、定向、快进,工件落位,通过液压夹具夹紧工件。解决专用机床结构复杂、可靠性差和刀杆长度过长、偏心、刚性差、拆装困难的问题,提高了专用机床可靠性和可维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驱动桥减壳粗镗差速器轴承孔刀杆工装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驱动主减速器总成是一种动力和速度的传递机构,利用差速器壳内行星齿轮的差速作用,将马达的回转速度减速到所要的回转速度,并得到较大扭矩的机构,它的作用是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进一步降低转速,增大转矩,并改变旋转方向,然后通过齿轮、半轴等零件传递给驱动轮,以获得足够的汽车牵引力和适当的车速。
主减速器壳内安装了差速器壳和行星齿轮,形成主减速器总成。镗差速器轴承孔是其中一个关键工序,现有技术中如CN201110274075.5 《一种制动器用主减速器壳总成的加工方法》,其中就涉及铣侧端面,粗精镗侧面孔、拨叉轴孔,粗精镗轴承档内孔,铣调整螺纹,精镗两内孔,粗精镗轴承档内孔。又如 CN201810987236.7 《汽车减速器壳加工专机和加工方法》,包括工件夹具、横向滑台、纵向滑台、横向镗削加工头和纵向镗削加工头,刀杆的前端设置有镗刀。进刀到指定加工位置;对大主齿轴承孔和小主齿轴承孔进行加工,同时对差速器轴承孔进行加工。
然而,长期以来,原有的减壳粗镗差速器轴承孔工序的机床和刀杆、工装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一个多轴箱1a、浮动卡头2a、刀辅具3a、前导向支承座4a、液压夹具5a和后支承座6a。
原有的减壳粗镗差速器轴承孔刀杆、工装系统的特点如下:
a、刀杆长径比(长度/最大直径)=924/85=10.87,与浮动卡头联接后总长度924+150=1074,刀杆强度、刚性差;
b、浮动卡头2a与刀辅具3a联接螺栓经常性出现松动,刀杆容易出现轴向位移,导致机床不能正常加工;
c、刀辅具3a外圆表面和带防污装置的前导向支承座4a、后支承座6a内孔表面容易粘上带冷却液的铸件铁屑,会引起刀辅具3a外圆表面拉毛、卡死状况;需要拆卸刀辅具3a〈带液压滑台(HY50/1000mm)的多轴箱1a需要后退650-700MM裕度,便于刀杆拆卸装配〉、前导向支承座4a、后支承座6a并更换或修复损坏部件,才能恢复机床正常加工性能。
这种专用机床结构复杂、故障率高、维修困难和修复时间长;刀杆长度过长、偏心、刚性差;加工工序尺寸稳定性差,影响后续工序的加工尺寸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驱动桥减壳粗镗差速器轴承孔刀杆工装及其加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驱动桥减壳粗镗差速器轴承孔刀杆工装,包括与电机连接的动力箱,与动力箱输出端连接的刀杆,刀杆上安装左镗刀组和右镗刀组,左镗刀组包括固定在刀杆上的第一左镗刀和第二左镗刀,右镗刀组包括固定在刀杆上的第一右镗刀和第二右镗刀;
第一左镗刀和第一右镗刀在刀杆上相互对称设置,第二左镗刀和第二右镗刀在刀杆上相互对称设置;
所述刀杆从安装镗刀组的一端到尾端的直径逐渐变大,刀杆的长径比小于7,刀杆悬伸小,其中,长径比=长度/最大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09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