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脉管制冷机推移活塞的布置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1018.5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8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祁影霞;刘雅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9/14 | 分类号: | F25B9/14;F04B3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余昌昊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管 制冷机 推移 活塞 布置 结构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脉管制冷机推移活塞的布置结构,其包括推移活塞脉管制冷机本体,推移活塞脉管制冷机本体包括安装于脉管的冷端换热器、热端换热器,冷端换热器处依次安装有蓄冷器、冷却器、压缩机,热端换热器右侧的管体内安装有推移活塞,推移活塞与管体之间留有缝隙,安装推移活塞的管体安装有与推移活塞杆相连的膜片弹簧,安装推移活塞的管体右端部设置有与活塞活塞杆自由端相连的反推推移活塞的弹性件。本发明将推移活塞放入了脉管内,中间通过热端换热器将脉管段和推移活塞段分开,省去了热端换热器与推移活塞之间的连接管,但推移活塞与管壁间存在缝隙,气体可以流过,可以起到小孔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温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脉管制冷机推移活塞的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自1964年基本型脉管制冷机被发明出来以来,研究人员已经研究出了各种类型的脉管制冷机。惯性管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调相机构,但惯性管不能实现冷端换热器处速度波和压力波相角差的自由调节,并且当惯性管入口声功很小的时候,调相作用很小,甚至达不到调相所需的角度。而主动调相则可以弥补惯性管的不足,实现更大范围的相位调节,还可以回收气体的膨胀功。移动活塞式脉管制冷机是在1988年首先由日本大学的Matsubara等人提出的,通过在脉管热端添加移动活塞,用主动调相的方式实现了更大范围的相位调节,可以提升制冷机制冷性能。在1993年,Ishizaki等人对推移活塞结构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获得了23.5K的无负载制冷温度。王晓涛等人在2015年提出了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结构,在脉管的热端采用了气动型驱动活塞,并在输入功微290W时获得了26.4W@80K的制冷量。使用推移活塞这种结构省去了气库,能大大减少制冷机的体积。
现有的推移活塞不论是直线型还是U型,都是通过连接管连接在脉管热端之后,本发明则是将推移活塞直接安装在脉管内,可以进一步节省制冷机的体积,使机体更加紧凑,且推移活塞与脉管管壁缝隙间形成小孔,可兼有小孔调相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脉管制冷机推移活塞的布置结构,其可以节省制冷机的体积,使机体更加紧凑,且推移活塞与脉管管壁缝隙间形成小孔,可兼有小孔调相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脉管制冷机推移活塞的布置结构,其包括推移活塞脉管制冷机本体,推移活塞脉管制冷机本体包括安装于脉管的冷端换热器、热端换热器,冷端换热器处依次安装有蓄冷器、冷却器、压缩机,热端换热器右侧的管体内安装有推移活塞,推移活塞与管体之间留有缝隙,安装推移活塞的管体安装有与推移活塞杆相连的膜片弹簧,安装推移活塞的管体右端部设置有与活塞活塞杆自由端相连的反推推移活塞的弹性件。
如前文提到的膜片弹簧,其不仅起到支撑推移活塞的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推移活塞的振荡,使其运行比较稳定。
如前文提到的推移活塞,其加工精度不需要特别高,管径与推移活塞之间留有缝隙,这样一来,一方面,降低了设备的加工难度,另一方面,活塞与管壁间形成的缝隙比较小,气体流过时相当于从小孔流过,也可以起到调相的作用
进一步,弹性件为弹簧。
进一步,推移活塞脉管制冷机本体所采用的脉管制冷机为直线型。
进一步,缝隙为沿着推移活塞周向布置的缺口,缺口与推移活塞安装管体的管壁之间形成气流通过小孔。
进一步,推移活塞布置的缺口对称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为:该发明使脉管制冷机的结构更加紧凑,稳定性提高。本发明是将推移活塞放入了脉管内,中间通过热端换热器将脉管段和推移活塞段分开,省去了热端换热器与推移活塞之间的连接管,但推移活塞与管壁间存在缝隙,气体可以流过,可以起到小孔的作用,并且,推移活塞靠一组膜片弹簧支撑,可以在固定推移活塞的同时,随活塞一起振动,这样一来,既降低了加工难度,又保证了制冷机可以稳定可靠的运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10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故障数据响应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商品推荐模型的推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