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涤纶染色优化剂的制备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1293.7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8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徐光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华晟助剂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52 | 分类号: | D06P1/52;D06P1/613;D06P3/5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陶荣州 |
地址: | 314031 浙江省嘉兴市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涤纶 染色 优化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涤纶染色优化剂的制备和应用,其中,新型涤纶染色优化剂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新型涤纶染色优化剂包括匀染剂,所述匀染剂按重量份配置,包括以下组分:水溶性聚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10~30份;表面活性剂0~15份;分散剂0~15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涤纶染色优化剂的制备和应用,属于纺织印染助剂领域。
背景技术
涤纶又称为聚酯纤维,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后所得的合成纤维。工业化大量生产的聚酯纤维是以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EG)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涤纶纤维是当今使用领域最广,产量最大的合成纤维。由于组成涤纶纤维的聚酯高分子结构紧密,且疏水性较强,必须采用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法进行染色。在涤纶分散染料染色中,为了获得较好的染色重现性,减少缸差,染浴中应主要控制pH值、杂质、水硬度、金属离子、匀染性等因素,染色时需加入酸以保持pH值在4.5—5.5范围内,加入螯合剂以达到螯合钙镁铁等金属离子的目的,加入匀染剂使染料缓慢匀速上染并实现移染。
近年来,随着绿色环保理念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回归,新型的纤维纺丝织造技术由此应运而生。通过利用易收缩、多组分、双层、高密的仿棉纤维和创新织造技术的应用,开发了很多新型面料,如双层防绒直充春亚纺。该织物避免了涂层、复合等工艺,从而减少了加工过程中化学品的引入,但也给现行的染整工艺带来了新难度,主要表现为:
1)这类织物在织造时加入油剂蜡质较多,上浆量也会比常规涤纶高,如果退浆精炼不充分,织物上残余的浆料和油剂会带入酸性染浴中,易产生雾色,色污,色点等问题。
2)由于织物是在高温酸性条件下染色,织物本身低聚物会向纤维表面转移,与水中的钙镁离子结合产生不溶性凝聚物,虽然在机械力作用下,会从织物表面部分脱落,进入染浴,但由于织物密度高,易水洗不净,造成二次凝聚,形成白斑问题。
3)由于该织物纤维细,比表面积大,纤维对染料的吸附速度快,易造成吸附不匀;及织物经纬密高,造成分散染料的透染困难,从而使缸差,页差,不透染等疵病频出,染色的均匀性控制相对比较困难。
4)织物的前处理均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如果水洗不充分,在上色过程中纤维内部的碱会析出影响染色浴的pH,极易产生缸差,降低染色重现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涤纶染色优化剂的制备。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涤纶染色优化剂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染色优化剂包括匀染剂,所述匀染剂按重量份配置,包括以下组分:
水溶性聚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10~30份;
表面活性剂 0~15份;
分散剂 0~15份。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匀染剂按重量份配置,包括以下组分:
水溶性聚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10~30份;
表面活性剂 1~15份;
分散剂 1~15份。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表面活性剂采用脂肪醇或脂肪酸聚氧乙烯醚。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选自月桂醇聚氧乙烯醚、肉豆蔻醇聚氧乙烯醚、棕榈醇聚氧乙烯醚、硬脂醇聚氧乙烯醚、山梨醇聚氧乙烯醚、辛醇聚氧乙烯醚、癸醇聚氧乙烯醚、辛癸醇聚氧乙烯醚、油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华晟助剂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华晟助剂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12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