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遥控无人救援船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1776.7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4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白永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擎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08 | 分类号: | B63C9/08;B63C9/18;B63C9/20;B63B4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刘兴耿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遥控 无人 救援 | ||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遥控无人救援船,包括一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船头设有摄像头,所述船体两侧设有感应器,所述船体后顶部设有气囊收纳仓,所述气囊收纳仓内设有与所述船体及充气装置连接的气囊,所述船体内设有集成电路板、蓄电装置、电机、电磁阀及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与所述气囊控制连接,所述感应器与所述电磁阀控制连接;本发明设置有两个驱动电机,更能快速让救援船到达落水者的身边,提高了救援效率;通过感应器与遥控器组合控制电磁阀开启充气装置为气囊充气,提高了救援船的智能化程度;通过夜间反光条和夜间闪烁灯源的设置,帮助落水者及施援者判断救援船的清晰位置;同时还具有便于携带,浮力大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上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智能遥控无人救援船。
背景技术
为了对落水者进行救援,通常是由救援人员将快艇开到落水者附近。然后由救援人员下水或持其他工具去营救落水者,在安全和时效上都不理想。快艇往往停靠在岸边,发现落水者后,救援人员再去开快艇营救,会延误救援时间。救援人员下水营救落水者,对救援人员也可能带来危险。为了缩短救援时间和减少救援人员的危险,现在已开发出了用于救援的便携式高速遥控船。
目前市场上的救援船较多,大多存在以下缺点:速度均在时速30公里以内,水上救援争分夺秒,时速有待提高;救援船体重均超过10KG,尺寸在1米左右,不方便携带和存放;无自主红外扫描功能,无明显的灯源和警示声音功能;产品本身无搭载增加浮力的充气气囊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智能遥控无人救援船。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智能遥控无人救援船,包括一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船头设有摄像头,所述船体两侧对称设有感应器,所述船体后顶部设有气囊收纳仓,所述气囊收纳仓内设有与所述船体及充气装置连接的气囊,所述船体内设有集成电路板、蓄电装置、电机、电磁阀及充气装置,所述集成电路板与所述感应器、蓄电装置、电机、电磁阀及充气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充气装置与所述气囊控制连接,所述感应器与所述电磁阀控制连接。
优选的,所述船体为水滴形无人遥控船体,所述船体为不倒翁结构,重心在底部,船体吃水线以上为低密度浮力材料。
优选的,所述摄像头为防水可转向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所述集成电路板连接,所述感应器为红外扫描热敏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的扫描角度大于120度。
优选的,所述气囊上设有人工加气嘴,所述气囊为双层气囊,一层气囊为自动充气气囊,另一层为备用人工加气气囊。
优选的,所述电机为两台,并对称设置于所述船体内,所述船体底部对称设有由所述电机驱动的螺旋桨。
优选的,所述蓄电装置为锂电池。
优选的,所述船体顶部为密封防水结构。
优选的,所述集成电路板上集成设置有警示喇叭及夜间闪烁灯源。
优选的,所述充气装置包括设有密封圈的顶针、压缩气瓶及放气嘴,所述顶针顶住所述压缩气瓶,所述放气嘴与所述气囊连接。
优选的,所述结构主体还包括一遥控器,所述遥控器为远距离遥控控制器,并与所述电机、电磁阀及充气装置控制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于现有的救援船,本发明设置有两个驱动电机,更能快速让救援船到达落水者的身边,提高了救援效率;通过将气囊设置为充气结构,在非使用状态可以收缩,缩小了尺寸,便于携带;通过气囊的设置,在整个船体的尺寸减少和重量减轻的情况下,提供足够大的浮力;通过感应器与遥控器组合控制电磁阀开启充气装置为气囊充气,提高了救援船的智能化程度;通过摄像头的设置,可以实时拍摄回传救援情况;通过夜间反光条和夜间闪烁灯源的设置,帮助落水者及施援者判断救援船的清晰位置。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擎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擎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17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