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管连接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22084.4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8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伟;陈维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7/06 | 分类号: | E04G7/06;E04G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袁文婷;张娓娓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管 连接 辅助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管连接辅助装置,包括:内轮盘和套设于内轮盘上的外轮盘;在所述外轮盘的内环面上还设置有内齿轮,所述内齿轮的厚度与所述内轮盘的厚度之和不超过所述外轮盘的厚度;在所述外轮盘的远离所述内齿轮的一侧还设置有环形挡板;在所述内轮盘上偏心装配有Z形摇杆,所述摇杆与所述内轮盘转动相连,所述摇杆上还套装有与所述内齿轮相互啮合的外齿轮;下卡箍,固定连接于所述外轮盘的远离所述摇杆的一侧,且所述下卡箍沿所述外轮盘的径向设置;上卡箍,固定连接于所述内轮盘的远离所述摇杆的一侧,且所述上卡箍沿所述内轮盘的径向设置。通过该圆管连接辅助装置,能够轻松地将两个需要竖向相连的圆管对接安装在一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施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圆管连接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中常在建筑的周围支设脚手架和防护网,形成临时的防护结构。整个脚手架结构高达几十米,其由若干根长度为6m的标准钢管拼接而成,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对各个钢管进行竖向或横向的连接。在钢管竖向接长时,都是靠人工把控,对于一名脚手架施工人员来说,需要用单手臂举起直立的钢管,完美的对接在已经安装好的立管上,这就需要很大的力气和很准确的手法。再加之外脚手架属于高空作业,如若有一丝懈怠,可能造成钢管对接不准,钢管直接掉落至施工平台或者地面,一旦掉落至施工人员身上,将会造成人员当场死亡。而建筑工人老龄化严重,很多外脚手架工人年龄都在40以上,如果仍单纯依靠工人体力将对工程安全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轻松地将圆管竖起并与其下方的圆管进行对接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圆管连接辅助装置,包括:内轮盘,为圆形结构;外轮盘,为圆环状的结构,套装于所述内轮盘上,二者可相对转动;在所述外轮盘的内环面上还设置有内齿轮,所述内齿轮的厚度与所述内轮盘的厚度之和不超过所述外轮盘的厚度;在所述外轮盘的远离所述内齿轮的一侧还设置有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的内径小于所述内轮盘的直径;在所述内轮盘上偏心装配有Z形摇杆,所述摇杆与所述内轮盘转动相连,所述摇杆上还套装有与所述内齿轮相互啮合的外齿轮;下卡箍,固定连接于所述外轮盘的远离所述摇杆的一侧,且所述下卡箍沿所述外轮盘的径向设置;上卡箍,固定连接于所述内轮盘的远离所述摇杆的一侧,且所述上卡箍沿所述内轮盘的径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下卡箍与所述外轮盘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外轮盘固定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下卡箍固定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上卡箍与所述内轮盘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内轮盘固定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上卡箍固定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内轮盘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内轮盘的盘面的偏心位置。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箍与所述内轮盘的垂直距离等于所述上卡箍与所述内轮盘的垂直距离。
根据上面的描述和实践可知,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圆管连接辅助装置,利用转动相连的内轮盘和外轮盘,穿设于内轮盘中并与外轮盘通过齿轮啮合相连的摇杆,以及分别安装在内轮盘和外轮盘上的上卡箍和下卡箍,能够将一根圆管旋转托起,并与另一根已安装完毕的竖直圆管对接,从而轻松地完成圆管竖向接长工作。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圆管连接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圆管连接辅助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外轮盘与外齿轮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
1、内轮盘;2、外轮盘,21、内齿轮;3、摇杆,31、外齿轮;4、下卡箍;5、上卡箍;6、环形挡板;7、第一连接块;8、第二连接块;9、下圆管;10、上圆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20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即饮芦笋茶饮料的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贴片红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