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组安装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2098.6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1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吴王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王珠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B60L50/64;H01M2/10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洪中清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锂电池 安装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组安装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安装箱,固定安装箱包括箱体与箱盖,箱体内腔相对的两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平行设置的滑轨,且相对滑轨之间滑动连接有两组平行设置的活动板,两组活动板的相对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多组一号导杆,一号导杆另一端滑动连接在一号滑套管中,一号滑套管固定连接在箱体内腔相对的另外两侧侧壁上,一号导杆与一号滑套管外侧套接连接有压紧弹簧,固定安装箱底部固定连接有底角固定组件,底角固定组件下端固定连接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固定连接在车身连接板上。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固定方便、散热性好,并具有防水、防尘、断电保护的优点,其主要用于锂电池的固定安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组安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汽车尾气也给人们生活的环境产生极大污染,对此我们可通过新能源汽车代替现有的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目前现有技术中,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这其中,电动汽车是目前最热门也最有发展前景的一个方向。从全球电动汽车的发展来看,其动力电源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铅酸电池、超级电容器,其中超级电容器大多以辅助动力源的形式出现。主要原因是这些电池技术还不完全成熟或缺点明显,与传统汽车相比不管是从成本上、动力还是续航里程上都有不少差距,这也是制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的重要原因。电动汽车的电池是采用电池模组的方式构成,为了满足车辆使用要求,必须采取增加电池用量的方法,由此造成电动汽车装用大量的动力电池。
蓄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动力来源,蓄电池在安装过程中需要通过固定架来对其进行有效紧固,从而保障了蓄电池的正常使用。但是现有的固定架一方面紧固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在遇到水灾灾害的情况下,蓄电池容易被水淋湿或浸泡在水中,导致蓄电池出现短路,从而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固定方便、散热性好,并具有防水、防尘、断电保护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组安装固定装置。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组安装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安装箱,所述固定安装箱包括箱体与箱盖,所述箱体内部用于固定安放锂电池组,所述箱盖铰链连接在所述箱体上端一侧边缘,用于密封所述箱体,所述箱体内腔相对的两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平行设置的滑轨,且相对所述滑轨之间滑动连接有两组平行设置的活动板,两组所述活动板的相对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多组一号导杆,所述一号导杆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一号滑套管中,所述一号滑套管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内腔相对的另外两侧侧壁上,所述一号导杆与所述一号滑套管外侧套接连接有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弹簧一端与所述箱体内壁抵触连接,所述压紧弹簧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板抵触连接,锂电池组固定安放在两组所述活动板之间,通过压紧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将锂电池组压紧固定,所述箱体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平行设置的减震块,所述箱盖下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块,所述减震块与所述弹性块设置方向相互垂直,并用于挤压固定锂电池组的上下两端,增强对锂电池组的固定,所述固定安装箱底部固定连接有底角固定组件,所述底角固定组件下端固定连接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固定连接在车身连接板上。
所述箱盖下端表面边缘设置有橡胶密封圈,箱体与箱盖闭合式用于保证箱体内部的密封性,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
所述活动板相对内侧面上固定连接有保护垫,用于减少活动板对锂电池组的擦伤,所述减震块与所述弹性块均采用橡胶材质。
所述箱盖上固定连接有一号锁件,所述箱体上固定连接有二号锁件,所述一号锁件与所述二号锁件相适配,用于将所述箱盖卡锁在所述箱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王珠,未经吴王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20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