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断路器电动操作装置驱动及脱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22464.8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37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高阳;张威;李文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元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43 | 分类号: | H01H71/43;H01H71/70;H01H7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于国强 |
地址: | 10110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断路器 电动 操作 装置 驱动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低压断路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断路器电动操作装置驱动及脱扣结构,包括驱动电机和底座,底座设有底座槽、传动齿轮、连杆、驱动齿轮、驱动杆、导向杆和脱扣杆,驱动电机的转轴通过蜗杆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连接;传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传动,连杆的一端通过所述配合孔与驱动齿轮连接,导向杆设有腰型孔,连杆的另一端安装在腰型孔内;脱扣杆与驱动齿轮同轴,导向杆通过驱动轴与驱动杆同轴连接;断路器手柄与驱动轴连接,且与驱动轴同步转动。本发明能够实现在脱扣零件不复位时,避免人为操作损伤内部零部件,能够实现远程分闸、合闸及脱扣功能,并且能进行操作切换,实现手动/自动操作,方便远程控制及现场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压断路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断路器电动操作装置驱动及脱扣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见的断路器自动合分闸装置,都是通过电机驱动齿轮系统,对电机输出力矩进行增大、转速降低来实现对断路器的合闸和分闸提供动力。在用户使用过程中,根据用户输出的指令对断路器产品进行合闸和分闸操作,通过通讯功能实现远距离的控制。断路器自动合分闸装置通过齿轮机构驱动断路器机构合闸,由于内部传动齿轮采用联动结构,在远程合闸不到位时由于蜗杆单向传递作用,不能人为进行合闸,造成开关不能使用。且在分闸后未进行复位时,由于未采用让位结构,此时人为操作将损坏内部齿轮组,造成产品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断路器合闸不到位或者未发出复位指令的情况下进行合闸造成齿轮打齿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断路器电动操作装置驱动及脱扣结构。本发明使断路器能够实现远程分闸、合闸及脱扣功能,并且能够进行操作切换,实现手动/自动操作,方便远程控制及现场维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断路器电动操作装置驱动及脱扣结构,包括驱动电机和底座,底座设有底座槽、传动齿轮、连杆、驱动齿轮、驱动杆、导向杆和脱扣杆,驱动电机安装在底座槽中,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蜗杆与传动齿轮啮合连接;传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传动,驱动齿轮上设有配合孔,连杆一端通过配合孔与驱动齿轮连接,导向杆设有腰型孔,连杆另一端安装在腰型孔内;驱动齿轮设有与脱扣杆配合使用的凸起结构,脱扣杆与驱动齿轮同轴,驱动齿轮反向旋转时,驱动齿轮上的凸起结构作用于所述脱扣杆从而驱动脱扣杆旋转脱扣,驱动齿轮正向旋转时不与脱扣杆配合;导向杆通过驱动轴与驱动杆同轴连接;断路器手柄与驱动轴连接,且与驱动轴同步转动,断路器手柄能够驱动断路器分合闸。
驱动电机输出轴上安装有蜗杆,蜗杆输出驱动电机动力,传动齿轮安装在底座上,由空间交替的齿轮组组成,齿轮组能够360°旋转,传动齿轮完成动力的传递,将蜗杆输入的动力和运动输出至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安装在底座上,与传动齿轮的末端齿轮组配合,驱动齿轮上有配合孔,配合孔为圆孔,连杆一端安装在驱动齿轮圆孔内,连杆另一端安装在导向杆腰型孔内,导向杆用于限制连杆一端合闸时做圆周运动,驱动齿轮正向旋转通过连杆将运动传递至驱动杆,由驱动杆带动断路器合闸。脱扣杆与驱动齿轮同轴,位于驱动齿轮底部,驱动齿轮背部设计有凸起结构,驱动齿轮反向旋转通过凸起结构作用于脱扣杆驱动脱扣杆旋转脱扣。驱动齿轮正向旋转的合闸过程不与脱扣杆配合。
进一步的,底座设有底座圆孔,导向杆两侧安装在所述底座圆孔内。
导向杆与驱动杆同轴安装,在一定角度内摆动,导向杆套合在驱动杆轴上,导向杆两侧安装在底座圆孔内,导向杆轴心安装驱动轴,通过驱动轴作用于断路器手柄,带动断路器进行合闸。
进一步的,驱动杆设有驱动杆圆钩结构,进行合闸时连杆作用于驱动杆圆钩结构并带动驱动杆进行摆动,从而带动导向杆进行摆动,导向杆由连杆及底座进行限位。
连杆作用于驱动杆圆钩结构,带动驱动杆摆动,使得导向杆在一定范围内摆动并由连杆及底座进行限位,驱动齿轮反转脱扣过程中连杆一端在导向杆腰型孔内摆动,
进一步的,驱动齿轮为具有不完全齿的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元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元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24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型软管
- 下一篇:一种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