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建筑保温地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23221.6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90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5/02 | 分类号: | E04F15/02;E04F15/18;E04F19/04;F24D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建筑 保温 地面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建筑保温地面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的基层、保暖层、支撑供暖层以及地板层,在基层上铺设的保暖层采用橡塑板,橡塑板削弱支撑供暖层中的热量向基层传导,即实现提升地面结构保温性能的目的,支撑供暖层包括支撑板以及供暖管,支撑板与供暖管在水平面上交替设置,并且在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输暖管和回流管,输暖管与回流管均垂直于支撑板铺设,供暖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输暖管和回流管中,在地板层上靠近设置有输暖管的一侧安装有踢脚组件,踢脚组件内设置有引流道,并且在输暖管上端且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通风孔。本发明具有将暖气引导至地板层上方,加速对地板层加热的速率,提升地暖舒适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地面保暖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建筑保温地面结构。
背景技术
地暖,是以整个地面为散热器,通过地板辐射层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热和热量向上辐射的规律由下至上进行传导,来达到取暖的目的。
现有地暖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混凝土层、供暖层以及地板层,其中供暖层采用均匀铺设的供水管,将热水输入供水管中,而后热量传导至地板层,实现地面加热的目的。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地板侧采用木材构成的,地板层本身的导热性较差,导致地板层上面感受到热量需要很长的时间,地暖的效率较低,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混凝土建筑保温地面结构,将暖气引导至地板层上方,加速对地板层加热的速率,提升地暖舒适性。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混凝土建筑保温地面结构,包括基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于基层上的支撑供暖层以及地板层;
所述支撑供暖层包括平行的支撑板以及供暖管,所述支撑板与供暖管沿水平方向交替设置于基层上,所述支撑板支撑于地板层的下方,位于所述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有输暖管,所述输暖管沿垂直于支撑板的方向延伸,所述供暖管的一端均连通设置于输暖管上,所述输暖管的上端且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通风孔,位于所述支撑板远离输暖管的一端固定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沿垂直于支撑板的方向延伸,所述供暖管远离输暖管的一端均连通设置于回流管上;
所述地板层上端设置有踢脚组件,所述踢脚组件内设置有与通风孔连通的引流道,所述引流道远离通风孔的一端沿水平方向朝向地板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暖气从输暖管中送入,而后暖气进入供暖管后对整个地面加热,同时有部分暖气通过通风孔,并沿引流道流动至地板层上方,在热量为从供暖管传递至地板层前,暖气能够直接对地板层表面加热,进而提升地面加热的效率,且能够对脚部进行加热,提升地暖的舒适性,经过供暖管的暖气降温再从回流管排出,实现持续和高效加热以地面的目的。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踢脚组件包括平行于地板层的顶板以及一对固定于顶板和地板层之间的侧板,所述顶板沿输暖管方向延伸设置,所述侧板固定于顶板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顶板与侧板之间形成所述引流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板与侧板避免灰尘以及杂物直接掉落在输暖管上,造成通风孔的堵塞以及脏污的对齐,并且能够稳定的引导暖气流动至地板层的上方,实现对地板层的高效加热。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侧板之间且沿竖直方向转动设置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上设置有轴线平行于顶板的长度方向的转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使用暖气时,挡风板均转动至竖直,实现密封引流道的目的,避免大量灰尘以及杂物进入引流道中,造成引流道的堵塞;当使用暖气时,转动挡风板,使得暖气能够通畅的通过引流道输送至地板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海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32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