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系统电压控制的动态分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23318.7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2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彬;郭庆来;葛怀畅;孙宏斌;林银鸿;齐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12 | 分类号: | H02J3/12;H02J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廖元秋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系统 电压 控制 动态 分区 方法 | ||
1.一种电力系统电压控制的动态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预想故障集,对预想故障集中所有故障进行暂态仿真,得到预想故障集中各故障下的电压时序轨迹;
(2)计算预想故障集中各故障下电力系统中每个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母线节点暂态电压稳定性指标TVSI;
其中,每个母线节点的暂态电压稳定性指标的计算表达式如下:
TVSI2=|Vs-V0|×(Ts-Tcut)
其中,TVSI1表示母线节点暂态电压稳定性指标的第一个分量,v(t)表示t时刻母线节点电压,t0表示v(t)第一次跌落到安全阈值Vth以下的时刻,Tend表示v(t)第一次恢复到安全阈值Vth以上的时刻;
TVSI2表示母线节点暂态电压稳定性指标的第二个分量,V0、VS分别表示母线节点电压的初始值以及稳态值,Tcut、Ts分别表示故障切除时刻以及故障后进入稳态的时刻;TVSIth1、TVSIth2分别表示第一个分量的安全阈值和第二个分量的安全阈值;k1、k2分别为第一个分量的权重系数和第二个分量的权重系数;
(3)划分各故障下TVSI指标值大于1的母线节点作为该故障的作用域:
其中,表示故障Flti的作用域,表示电力系统中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母线节点集合,Busj表示中的元素,表示故障Flti下母线Busj的暂态电压稳定性指标;
(4)根据每个故障下该故障作用域里每个母线节点的暂态电压波形,计算该故障作用域里两两母线节点之间的欧氏距离,得到该故障作用域里母线节点之间的欧式距离矩阵;
对每个故障,计算表达式如下:
其中,n代表该故障作用域的母线节点数,Mdis表示该故障下母线节点之间的欧氏距离矩阵,d(i,j)表示该故障下母线节点i与母线节点j之间的欧氏距离,vi(t)、vj(t)分别表示该故障下母线节点i与母线节点j的电压时序轨迹,Nt为电压时序轨迹的数据点数量;
(5)采用凝聚的层次聚类算法对每个故障作用域里的母线节点聚类,得到每个故障作用域里的母线节点聚类结果;具体步骤如下:
(5-1)对任一故障作用域,令当前迭代次数k=1,将该故障作用域里每个母线节点分别作为一个分类得到当前分类结果,则当前分类数量Nk=n;
(5-2)从当前分类结果的任意两个分类Ak,Bk中各任意取一个母线节点a、b,计算当前迭代次数下该两点间的欧式距离dk(a,b),则当前分类结果中类Ak与类Bk之间的距离为
得到当前分类结果对应的分类距离矩阵
(5-3)根据步骤(5-2)的结果,在中找出距离最近的两个分类,判断该两个分类间的距离是否小于设置的合并距离的阈值:如果是,则进入步骤(5-4);否则进入步骤(5-5);
(5-4)将中距离最近的两个分类进行合并,令Nk=Nk-1,k=k+1,然后重新返回步骤(5-2);
(5-5)聚类完成,得到每个故障作用域里的母线节点聚类结果;
(6)利用步骤(5)的结果,在每个故障下,选出每一母线节点聚类中TVSI指标数值最大的一个母线节点作为该故障的一个代表母线节点,该故障下所有的代表母线节点组成该故障的代表母线节点集:
其中,表示故障Flti的代表母线节点集,表示故障Flti作用域里第k类母线节点集合,Busi为中的元素,表示故障Flti作用下母线节点Busi的暂态电压稳定性指标;
(7)采用参数摄动法,计算各故障作用域里各无功源对于代表母线节点集的轨迹灵敏度矩阵,判断矩阵每一行中是否存在数值大于灵敏度阈值的元素:如果存在,则将该行对应的无功源作为该故障对应的动态无功储备优化的手段;所有该故障对应的动态无功储备优化的手段组成该故障的代表无功源集合;
对每个故障,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q表示该故障下代表母线集的母线数量,p表示该故障作用域里的无功源数量,Mtsi表示在该故障作用域里各无功源对于代表母线节点集的轨迹灵敏度矩阵,ΔVj表示在该故障下无功源出力改变前后的代表母线节点j的平均电压变化量,分别表示该故障下无功源出力改变后和改变前的母线节点j的电压轨迹,t1、t2为积分区间,ΔQi为该故障下第i个无功源无功出力的改变量,TSIij为该故障下无功源i对母线节点j的轨迹灵敏度;
(8)步骤(6)得到的各故障下的代表母线节点集和步骤(7)得到的每个故障的代表无功源集合,构成每个故障的动态分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331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