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快速路交织区的交通流组织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24326.3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24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帅斌;米荣伟;张锐;孙宗胜;许旻昊;刘洪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6F30/20;G06Q10/04;G06Q10/06;G06Q50/3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快速路 交织 通流 组织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快速路交织区的交通流组织优化方法,通过对交织区实际的交通量、延误、行程车速和线性等数据进行采集,根据交织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优化方案后对其进行模拟仿真数据,并结合交通流特性指标确定最优方案,提高了交织区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市道路网优化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快速路交织区的交通流组织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道路网体系不断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快速路不断简称并且承担着城市内部主要的交通流。而快速路的河流区是快速路网中的关键部分,合流瞿的拥堵经常会波及到主线上游路段、汇入匝道路段等,而和六区中主要以交织区为主要阻碍车辆正常行驶的主要区域,在交织区中车辆会在短时间内集中频繁的加减速以及改变车道,使得交织区的通行能力受到严重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的城市快速路交织区的交通流组织优化方法解决了现有的交织区通行能力差、服务水平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城市快速路交织区的交通流组织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城市快速路交织区进行道路数据采集;
所述道路数据包括道路几何特性和道路交通特性;
S2、根据道路交通特性,确定用于交通流特性评价指标;
S3、根据道路几何特性,确定若干交通流组织优化方案;
S4、分别对每种交通流组织方案进行仿真模拟,确定对应的仿真数据;
S5、通过交通流特性评价指标对每种交通流组织优化方案对应的仿真数据进行评价,确定最优交通流组织优化方案及该方案对应的行程速度,实现交通流组织优化。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的道路几何特性包括交织区几何参数和交织区所属类型;
所述交织区几何参数包括交织段长度和合流出的车道数变化情况;
所述交织区所属类型包括:
A型交织区:车辆输入匝道之后紧接着驶出匝道,中间存在有一条辅助车道,在该交织区上运行的车辆都要进行一次车道变换的行为才能离开辅助车道,从而进入道路主干或者离开道路主干;
B型交织区:一个方向的交织车辆不需要变换车道即可完成交织运行,但是另一个方向的交织车辆最多进行一次车道变换就可以进入道路主干道或者离开道路主干道;
C型交织区:一个方向的交织车辆不需要变换车道即可完成交织运行,而另一方向的交织车辆,必须两次或者两次以上变换车道才能完成交织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的道路交通特性包括交通量数据和行程车速;
所述交通量数据包括交织区的总交通量、合流处交织交通流和车道变化处交直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的用于交通流特性评价指标包括通行能力、行车车速和交织区服务水平。
进一步地,通过HCM交织区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得到所述通行能力;
所述HCM交织区通行能力计算模型中,最大交织长度为:
Lmax=[1746×(1+VR)1.6]-[477×NWL]
式中:VR交织流量比;
NWL为交织车道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43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片和化合物半导体晶片的低温键合方法
- 下一篇:一种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